丢掉丧葬风,古偶剧妆造开始疯走
具体内娱仙侠古偶剧从什么开始流行制服风了,不好说。
或许是《花千骨》,作为现象级爆剧,此剧的神仙开始有了工装,每一派都有自己的服饰风格。
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仅将白浅式中分披肩发做成了仙侠剧女主发型标配,还将丧葬风推向内娱。
直到现在,还有一大批仙侠剧的服装发型延续了这一风格。
当大面积的丧葬风充斥整个内娱仙侠古偶大环境,观众形成了严重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公开在网上抵制。
或许资本听见了网友的声音,毕竟他们是靠着观众吃饭的。
所以看到丧葬风渐渐退出仙侠古偶剧的时候,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样被重视的感觉谁懂啊?
可是很快网友发现不对劲了,古偶剧女主不再是中分披肩发了,也改掉了从前的简陋,却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比如最近杨超越的《七时吉祥》,最开始部分定妆照放出的时候,颇受观众肯定。
播出之后却被其中一些妆造惊到了。
就拿她大婚的这套造型来看,说她简陋吧,头上看起来一大堆东西;说她精致吧,毫无美感。
也不知道是不是如今演员的仪态太不过关,许多镜头都能看到杨超越的脖子被“压弯了”。
除了《七时吉祥》,还有大量类似的妆造。
对比之前许多采用大量发包的妆造,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固然跟以前演员长相更加明艳大气,更能撑得起厚重的发饰有关。
但细看那时候的造型,大多都讲究一个协调性。
不像现在绒花、珠宝、金银首饰插了满满一头,完全找不着亮点。
再有一个,就是服饰年代大乱炖。
正经的历史剧有年代可考,服饰妆容方面直接翻书就可以了,但许多仙侠剧古偶剧都是架空的。
这就给了剧组广阔的创作空间。
比如《甄嬛传》被放到了清朝雍正年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放到了宋朝。
再往前的《红楼梦》,87版的妆造一直被称为古装剧天花板的存在,大概定在明朝时期。
《苍兰诀》算是仙侠剧的又一波小高峰了。
年代不可考,但是它将仙界、月族、人间的服装都做了划分,观众光看服装就知道地点了。
而现在看一部古偶仙侠剧,根本看不出来年代。
今年暑期大爆剧《长相思》,对于演技、剧情等毋庸置疑,唯一有待商榷的就是它的服饰了。
这部剧讲的是上古时代,那时候到底啥样谁都不知道,大家全凭猜想。
对于原著党来说,服化道最满意的地方其实是最开始的清水镇,方方面面都很符合大家对书中场景的猜想。
到了后面,可以看出剧组是有一些用心的。
比如小夭在皓翎国的时候头发是放下来的,到了西炎国就会梳上去,服饰方面却变化不大。
男性的服化道除了相柳,其他区别就不明显了。
至于年代,就更杂了。
有人说这里人族和神族的服饰没有区分出来,这一点倒可以解释。
原著和电视剧最开始就说了,此时是一个人和神共同居住在天地间的环境。
最近《花轿喜事》播出后,老老版的《上错花轿嫁对郎》火了。
先别说老版的服化道本身有多精致,新版在服化道方面的粗糙是有目共睹的。
就说他们所有人的衣服样式,不看剧名可以看到好多部剧。
值得一提的是,老版主子和下人服饰的新旧度是不一样的,颜色也不一样,皇家的戏份不多,但也能看出差别。
而新版全员穿新衣,颜色也差不多,远远看上去真看不出差别。
最后一点,也是最近许多影视剧最受争议的一点——倭化。
虞书欣和张凌赫主演的《云之羽》,从服化道到画面结构都存在这种嫌疑。
之前的《星汉灿烂》,剧组连夜整改,将剧中有争议的腰带经过后期处理,这才成功播出。
毕竟《我叫刘金凤》就因为倭化风格太严重,被举报下架了。
杨紫与吴某凡的《青簪行》最开始也因为倭化一直过审不了。
严格说起来,倭化和汉服风格很不好深究,毕竟小日本的许多东西都是咱这里传过去的,追根溯源是咱自己的东西。
但是,话说回来,咱们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为何一定要用这些存在争议的东西呢?
且看《上错花轿嫁对郎》里面的一步一景真的很美。
《陈情令》就采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
于正的《延禧攻略》没有用清宫剧常用的大拉翅造型,绒花真的太美了。
拍摄仙侠剧、古装剧,都有太多汉元素的东西可以使用了。
自从仙侠古偶剧集体扔掉了丧葬风,现在这妆造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究其根本,还是流水线工程。
希望各位影视制作人们,多费一点心吧。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书咚咚原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