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对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贸港”)建设状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这项自2018年提出、2020年全面投入建设的巨大工程,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截止十月底,计划实施的97项重点任务中,69项正在稳步推进,28项已经整体完成。
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海贸港的规划和建设,对国人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又有学者预判,其建成后繁华程度及对外贸易,将成为“第二个香港”,由此可见其未来无与伦比的价值影响力。
把握未来的“先手棋”
当今世界,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点可以说是无数先贤梦寐以求的重要历史时刻。
身处新时代背景、新的世界格局,中国理应站在时代浪头,积极求变,以建设新型开放大国赢得发展新成就。在二十大上,就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同时,二十大报中指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水平,由贸易新规倒逼深层次改革。
海南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中国首个探索建设的特色自由贸易港。
海贸港建设,始终秉持着体现中国开放战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吸引世界投资者前往海南投资创业的初心理念,以便利、低税政策制度体系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经济全球化。
海贸港建设初期,中方正在申请加入CPTPP、DEPA,由于这些协定对经贸要求标准极高,所以我国对海贸港的建设也丝毫不敢马虎,一直按照世界最高水平推进。
数据显示,在党和无数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80多项政策文件在海南落地开花;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企业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攀升;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1715亿元再创新高;五年新增经营主体超以往三十年总和等。
一项项制度创新案例,一笔笔耀眼数据成绩,无不彰显着我国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所打出的“先手棋”,是多么的清醒和明智,也是新时代中国的使命与担当。
能否成为“第二个香港”
随着“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成中国现阶段最大自由贸易港”等口号喊出,国人对海南境况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上升。
而如今,一提到“自由贸易港”,人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港。
作为中国的天然良港,亦是远东航运的中心,香港港对世界的货物周转、贸易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香港港内有十五个港区,其中的维多利亚港区不仅港口大、条件好,还设施齐全、管理先进,为往来船只提供了最为高效、便捷的货物装卸服务。
除了集装箱码头,香港还拥有煤炭、石油、水泥等货物专用码头,这些直接沟通外界的港口,合力促成了香港如今的繁荣。
虽然受国际贸易疲软、内地码头崛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香港港货物吞吐量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旧无法动摇其在全球码头中的地位。
如果我国能够再建一个比肩香港的自由贸易港,那对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人民共同富裕脚步都将大有助益。
那么,海南能够做到吗?
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讲,海南是具备成为我国最大自由贸易港的能力和潜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政策的倾斜与支持
如同我国高层领导所言,为应对百年未有的世界变局,中国应及时调整对外开放方针举措,让海贸港成为我国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武器。
为此,在海南、自由港形成初期,党中央便为海贸港的建设定下了基调,确认“五大自由便利+一大安全有序流动+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政策制度体系,助力海贸港融入全球经济,成为更高层次区域经贸合作竞争平台。
2、战略地位绝对优越
海南地处中国南端,背靠大陆,面向南海,是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也是连接大陆与国际的重要往来中心。
从海南所处位置来看,亚洲所有地区都被覆盖在四个小时的飞行距离内,全球过半的地区和人口都不超过八个小时的飞行距离。
便利的交通让海南极具吸引消费的能力,2022年香港全年零售总额大约为3133亿人民币,广东则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4.5万亿,位居全国第一。
3、公共外交促进人员流动
借助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在不断发展下,逐渐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通过海南与区域成员交流对话,各成员也通过海南与中方往来。
同时,海南推出的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政策,为59个国家提供免签服务,加速了海南地区的人员流通,也为中方与周边国家交流提供了便利,让各国间能够深入对话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海贸港未来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潜力,但是建造过程并非完全顺风顺水。
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南海局势的风险等不利因素都对海贸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同时,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们也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我们坚信,在我国高层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贸港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未来还将与香港一起成为我国海上贸易“双引擎”,实现伟大的中国图腾。
读者们,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