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南斋的第xxx篇分享
作者 | 南斋
来源 | 南斋孤风(ID:nanzhaigufeng)
秋日的黄昏,一片宁静的村庄被柔和的余晖笼罩着,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一群孩子在田埂上捉追逐戏耍。
村头的大树下,几位村民围坐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们的语气充满了敬畏和激动,仿佛在讨论着一件关乎整个村庄荣耀的大事。
“听说22万人签名,请求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
一个略微佝偻的老者小声说道,他的声音透露出一丝不可思议。
“是啊,董存瑞那么英勇,舍生忘死,当之无愧为我们的英雄。”
另一位村民激动地说着,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董存瑞的事迹早已传为美谈,他的名字,仿佛成了村民口中最美的颂歌。
然而,当地的人们却并不知道。
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竟然遭遇了一次意外的拒绝,那个拒绝的人竟然是毛主席。
这个谜团似乎笼罩着整个村庄,让每一个村民都充满了无法解开的疑惑和猜测。
01
冀兴坡北上请字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隆化县民政科的冀兴坡,穿着单薄的旧棉袄,冒着严寒,脚步匆匆地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冰冷的寒风几乎要将他吹倒,但他却顽强地抬起步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董存瑞的无限敬意,和对毛主席的深切希望。
来到中南海后,冀兴坡在寒风中等待了好几天,心急如焚。
每当他看到那穿梭来往的工作人员,他都急切地问,毛主席是否已经答应为董存瑞烈士题词。
然而,他始终只能得到含糊的回复和漫长的等待,让他的心情如同被风吹散的雪花一般飘忽不定。
最终,邹司长告诉他:“领导们知道这件事了,但是还未题,要再等一段时间。”
冀兴坡听到这句话,非常兴奋,他回到北京的小旅馆里,默默等待着消息的到来。
日复一日的等待,让冀兴坡变得烦躁不安。
他在旅馆里来回踱步,焦虑地握着信件,仿佛这些信件能够为他带来最终的答复。
然而,时间的流逝,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他的心情也跌宕起伏,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陷入绝望之中。
隆化县的电话传来,陵园的工程即将展开,冀兴坡再也无法等待下去。
他只得怀着满腹的牵挂和无尽遗憾,带着对毛主席的深深感激,对董存瑞的无尽怀念,返回了家乡。
他沿途的心情如同风雪交加的天气,时而澎湃,时而低落。
内心波澜起伏,却依然坚定地怀抱着对革命烈士的无尽敬意。
02
再上北京
1957年的春天,隆化县一片生机盎然,小溪潺潺流淌,村庄间的杏花与柳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风景画。
隆化县县委大院里飘荡着淡淡的檀香,一位中年男子焦急地在县委办公室来回踱步。
这个男子正是冀兴坡,隆化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的一名工作人员。
“冀主任,您别急,毛主席是国家大事情多,可能还没看到我们的请求。”
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安慰道。
冀兴坡摇摇头,眉头紧皱:“我们等了这么久了,该去一趟北京了,再去找找看。”
不久后,冀兴坡带着县里的介绍信和委托书来到了北京,四处奔波,终于来到了优抚司。
“领导还没定下来,但会尽快促成此事的。”优抚司的工作人员回答他。
冀兴坡听罢,只能抱着丝丝希望再次等待。
等待的日子里,冀兴坡协调着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的大理石事宜。
经过周折,他找到了修建委员会主任李琛。
“李主任,我们隆化县要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急需大理石,希望您能给予支持。”冀兴坡恳切地说道。
李琛听完冀兴坡的请求后,沉默片刻,坚定地点了点头:“董存瑞同志是英雄,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隆化县的工作。”
得到李琛的支持后,冀兴坡心情舒畅了些许。
一个星期后,冀兴坡终于等到了好消息:题词的事情有了进展。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优抚司。
冀兴坡在等待已久的时刻,握着那张纸片,细细地品味着上面的字句。
然而,当他看到题词的落款时,心中不由得一阵错愕。
上面写着“朱德”,而非他们一直所期盼的毛主席。
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邹司长,为什么毛主席没有为董存瑞烈士题词?” 冀兴坡忍不住询问。
邹司长耐心解释道:“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毛主席曾经说过这件事情,朱总司令给题是合适的。”
冀兴坡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毛主席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了朱德总司令的题词意义非凡。
他心中充满对毛主席的敬意,对朱德总司令的感激也更加深了。
带着朱德题写的题词,冀兴坡匆匆赶回了隆化县。
当他将朱德题写的题词呈交县委的时候,满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在他的心头涌动。
“朱总司令题写的题词是我们的荣耀,也是董存瑞烈士永恒的记忆。”
县委书记在看到题词后感慨地说道。
“是的,毛主席为了更好地展示整个革命斗争的伟大,权衡利弊后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冀兴坡郑重地说道。
于是,隆化县人民带着感激之情,开始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的建设工作。
在朱德题写的题词的指引下,烈士陵园的修建进程一切顺利,有序推进。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青砖,都承载着人们对董存瑞烈士的崇敬和敬意。
03
纪念碑落成
1957年10月18日,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在隆化县正式揭幕。
高14.5米的纪念碑矗立在县城的中心地带,迎风招展着朱德题写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当日,隆化县的天空格外明亮,微风拂过,似乎传递着董存瑞烈士的英魂。
整个县城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人们心中涌动着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感激。
董存瑞的英名将永远被载入人们的心中,他的英勇事迹也将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在心。
这座纪念碑见证着一个时代的荣耀,见证着一个英雄的永恒。
——THE END ——
作者:南斋,文史领域创作者,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
点击下方卡片,看更多好文章
您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