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儿子年薪60万,一次去看他,看到儿子在家里如同保姆,我心如刀绞,老伴的一句话让我幡然醒悟。
我叫李桂花,一个从东北小镇走出来的普通老太太。我家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有个“厉害”的儿子,在大城市里工作,年薪60万,是他们眼中的大人物。
儿子叫李强,从小就是我们的骄傲,一路读书上进,最后在北京扎下了根。
他娶了个城里姑娘,叫小慧,漂亮又聪明。我和老伴退休后,就常常琢磨着去北京看看儿子的新生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老伴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一路上,我心里都美滋滋的,想象着儿子在繁华都市里的生活。
我们到儿子家的时候,他正忙着做饭,而儿媳小慧则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
儿子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又是炒菜又是炖汤,看他那熟练的动作,我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了。
我心如刀绞,怎么也想不通。年薪60万的儿子怎么在家里像个保姆一样?我从小就教导他要“男儿有担当”,难道这都是我错了?我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怕被老伴和孩子们看到。
那天晚上,饭桌上气氛有些尴尬。我忍不住开口问儿子:“强子,你工作那么忙,怎么还有时间做家务?”
儿子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小慧工作也不轻松,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要互相扶持。”听了这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老伴看出我有心事,轻轻拍了拍我说:“桂花啊,咱们的儿子不是保姆,他是个懂得疼老婆的好男人。”
我愣住了,回头看着老伴。他接着说:“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咱们不能总拿老一套的观念去衡量他们。儿子幸福就好。”
我突然想起以前邻居家的小夫妻。男人是个事业有成的老板,在家却像个甩手掌柜;女人则整天围着灶台转,照顾一家老小。
我当时还觉得那女人真贤惠,可现在看看我儿子和小慧的生活状态,我才明白,原来家庭幸福,不是靠一个人牺牲和付出就能换来的。
第二天早晨起来,儿子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看着他和小慧在餐桌上有说有笑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心里豁然开朗。
是啊,幸福不就是这样么?两个人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和喜悦,彼此尊重和支持。我突然为自己昨天的“心如刀绞”感到有些可笑。
我和老伴在北京待了一个多星期。这期间,儿子带着我们游览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晚上则陪我们在家里看电视、聊天。
我发现小慧其实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她懂得尊重长辈、知道如何关心人;工作上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我开始理解并接受他们这种新型的家庭模式了。
回到东北后,逢人便夸我有个好儿子和好儿媳。我不再纠结于“年薪60万的儿子在家里忙得像保姆”这件事了;相反地,我觉得这是他们小两口之间深厚感情和默契体现。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他们觉得幸福就好。
这次北京之行,让我这个老太太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幸福没有固定模板;家庭和谐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付出;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最好祝福和支持。
如今,我再回想起当初“心如刀绞”的感觉,真是觉得自己太过多虑了——好在有老伴点醒我,让我及时醒悟过来,没有错过更多美好时光!
我是一个写故事的小作家,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记得点个「在看」,让我为自己加加油,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