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已经36岁了,离职半年后的一天,他独自坐在公园长椅上,望着远处蹦蹦跳跳的孩子,不禁陷入了沉思。
15年前,小磊刚参加工作时,满怀着为企业贡献力量的热情。可多年奋斗下来,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工作中的很多事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离职前,小磊的生活被工作填满,经常加班到很晚,回家已经疲惫不堪。即使周末,他也要带着电脑修改方案、开会。生活中缺乏放松和闲暇的时间,小磊感觉自己正被工作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终于,小磊决定辞去工作,想给生活一个转机。可是离职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突如其来的空闲时间。刚开始,小磊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很快就发现,喜欢的事情做多了,也会失去乐趣。
有一天,小磊闲坐在公园,无意中看到一位老人在钓鱼。老人慢悠悠地准备钓具,然后静静地等待,不时欣赏周围的景色。小磊注意到,虽然老人一个上午只钓上一条小鱼,但脸上始终挂着淡定的笑容。
这时,小磊突然想到,自己过去总是目标明确、效率至上的生活状态,是否忽略了生活中应该学会放松、停顿的重要性。
他开始反思,多年来自己一直勉强在高强度工作中“存活”,已经习惯了处处紧绷的状态。可当一个人不再被工作占据时,却不知道如何让心态平和下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这让小磊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会轻松地对待生活,比学会勉强地承受生活更难。因为轻松需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这些都是要靠时间沉淀的。
想到这里,小磊决定改变自己仅仅为了目标而奔波的生活状态,学着放纵自己,用一种更慢的节奏去感受生活的点滴。
他开始学着老人那样,对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投入更多时间,比如照顾家里的植物、整理旧物,在公园散步、钓鱼......这些事对小磊来说,以前都属于“时间浪费”的范畴。
但当小磊真正尝试投入时,却发现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给他带来了久违的满足感。他发现,当你不再匆忙地追求效率时,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体会;当你学会等待时,生活也会在无声中回馈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半年后,小磊发现自己变化很大,不再时时刻刻为目标而奔波。他学会了放慢节奏,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老公园的长椅成了他喜欢的地方,他会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看看人来人往,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有时候,小磊也会主动打理家中的事情,给太太做顿丰盛的晚餐,然后一起出门散步聊天。太太也感觉丈夫变得越来越温柔细心。周末两人会开车去郊区转转,呼吸新鲜空气,然后找家餐厅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这种没有目标的旅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小小享受。偶尔,小磊也会给老朋友打个电话,约出来喝喝茶,回忆过去,聊聊彼此生活的最近状况。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过去竟然很久没有好好联系老友了。
现在的小磊生活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忙碌充实,但他发现内心的满足感更胜从前。因为他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用一种更为宽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他开始享受生活中每一个平淡却珍贵的时光。这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成功不能代表一切,当我们为目标奔波时,也需要学着适时停下脚步,欣赏生活本身的意义。
36岁这个年纪,小磊终于懂得,松弛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当我们学会放松自己,生活的容貌也会变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