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大厂员工爆料,偷偷面试民营企业,竟被嘲讽,35岁还身体健康,肯定不经常熬夜加班,是被淘汰的吧!


在灯光明亮的餐厅里,小李和几个老同学聚在一起,边吃边聊起了工作上的种种。大家或抱怨客户难伺候,或夸奖领导照顾员工,话题围绕工作上不断展开。小李也被这个热烈的氛围感染,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近况。
“我最近跟你们讲个事,上周我偷偷去面试了一家民营企业,结果被面试官diss得体无完肤。”小李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尴尬。
“什么情况?”同学们好奇地追问。
“就是面试一开始,面试官先看我的简历,说我35岁了身体还这么好,看起来精神头十足的样子。”小李继续解释,“我就笑笑说谢谢夸奖,主要是我现在在外企,加班不算太 BUSY。”
“然后面试官就挑眉看我,讽刺地说‘哦~在外企工作,35岁了都还好好的,看来平时确实不怎么挨饿吧’,我一听就尴尬了。”小李说到这里,同学们都笑出声来。
“后面面试官就开始一顿diss,说我们这种在外企混日子的,基本就等着被企业淘汰。不像我们民企,牺牲奉献才是企业需要的。”小李一字一句复述着面试官的话,脸上尴尬之色更浓。“我当时都懵了,反正面试就那个味儿,最后我果断选择了离开。”
“哎,面试官这么不专业,也太偏颇了。”同学A不满地说。
“是啊,怎么能这样随意下定论。”同学B也接口道。
“但你想,面试官站在民企的角度,也能理解吧。”一向沉稳的小刘突然开口,他推了推眼镜,缓缓分析道: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需要员工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才能与外资企业竞争。”
“而你刚进入职场时,身体健康,确实少了努力奋斗的过程,在民企眼里,可能被认为是‘混日子’。”
小刘的话让小李陷入了沉思。他记起刚入职时, Updater企业办公室内挂着的巨幅标语——“拼搏奉献,创造价值”。每天上下班经过时,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时刻警醒自己要拼尽全力。
而自己进入A外资公司后,确实感觉到氛围的不同。A公司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加班并不算特别频繁。每周工作40小时就可以完成任务,领导也不会特意压榨员工。
久而久之,小李也不再有那种拼命工作的心态,只想按时完成任务就行。有同事甚至开玩笑说:“我们就是来混口饭吃的。”
反观民企,每逢项目推进时,员工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加班。小李有个朋友在民企工作,经常深夜12点才能下班。有次小李半夜给他打电话,他确认还在公司加班呢。
想到这里,小李不禁感叹:原来自己已经习惯了在外企“混日子”,渐渐丧失了拼搏奉献的精神。这对于民企面试官来说,确实给人一种懒散混日子的感觉。
“我想通了。”小李抬起头来,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面试官的话让我认识到,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不能安于现状。我应该保持奋斗的心态,无论去哪家公司,都要努力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几个朋友听完,都笑着点头表示赞同。这次面试经历,让小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也使他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