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了梦想中生活的人,都做对了什么?


人和人差距的根源是认知差,而认知差的根源又是什么?
我们常说人和人差距太大了,有的人年纪轻轻已经活得明白自在,有的人一大把年纪了还活得像个巨婴,根源在于认知差。
这个很好理解,厉害的人认知高,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平庸的人看不明白脸色,不会察言观色,甚至问问题都抓不住重点。
可不,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每个人都想过梦想的生活,极少数人实现了,他们都做对了什么?对我们迷茫中的人有什么启发?
下面敲黑板,他们做对了什么其实不重要,他们都是一帮拥有“主动性”的人。
“主动性”,就三个字,你做到了,就能翻身改命。
绝大多数人都过着被动的生活,必须被人安排才能心安理得、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就生活,一旦你给他自由和空间,他就会完全失去方向。
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个做了几乎一辈子的牢,总算获得自由,可是自由的开始之时却是生命的结束之时。
肖申克为什么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他主动去改变糟糕的被监禁的现状,主动给监狱长做财务项目,主动越狱,最后不但自由还获得了监狱长的财富,将监狱长告发而饮弹自尽。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选择了被动被人安排的生活,那就去被无形的监狱给禁锢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凡是有所成就,尤其是大成的人没有人“等靠要”去过日子的。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暂时无奈需要忍耐。
一个有目标的人可以忍受任何的折磨,拥有极其珍贵的忍耐力。
一个人没有主动性,就是主动将命运交给别人,别人让你干啥就得干啥,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如果在古代,在军队,皇帝和将军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还能理解。
但现代社会,没有谁真正可以决定别人的命运,即使父母也不能,奇怪的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乖乖献出自己的时间,去做根本不想做不必做的事情,从而浪费生命?
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主动性的决定性,一个主动的人一旦养成“主动”的习惯,命运的齿轮就会开始转动。
主动的人即使被一次次残酷的现实打趴下,遍体鳞伤,也会挣扎着站起来步履蹒跚前进;一个被动的人,即使别人想帮他,扶着他,他也觉得累,不如躺平舒服。
主动的人和被动的人,过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主动的人不断破圈,螺旋向上进入更好的阶层,被动的人原地打转,甚至一不小心跌下万丈深渊。
主动的人说“我来做”“我试试”“我能行”“我不服”,被动的人说“我不行”“我害怕”“我服输”“我不能”。
你怎么说话,就代表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装一时,装不了一世。
一个主动的人,不会禁锢自己的思维,不会一开口就是否定别人。而被动的人听不进别人任何话语,自己一开口就是丧气话,说别人错了,高人都是毒鸡汤,成功学,贵人一看赶快远离啊,免得被拖下水。
一个主动的人,具有包容性,格局大起来,心就大了,活得也通透,明白人际关系本质就是利益交换,不会一味无偿付出,更不会一直索取。
很多原先看不懂、看不透、放不下的事和人,也都能坦然了,自己说服自己,是一等智慧。当然,也经历了现实一次次的教训,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站得稳了。
主动性,如何训练?刻意训练1000小时再说,遇到困难的事情主动上;不过静如死水的生活,主动去折腾;高人、贵人主动接近他,哪怕一句话一个观点有触动也好;主动表示感谢,比如,看了这篇文章请喝一杯奶茶或咖啡,库迪咖啡今天喝了8.8元的经典咖啡,很不错。
高人一高兴,多说几句,有可能就改变了你的生活,翻身改命,一切皆有可能,哈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