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平庸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风险


人性就是喜欢高估自己,低估风险,所以经常吃亏,吃亏后呢,又走极端,高估风险,低估自己,就这么总是活得很憋屈。
所以,想成事儿,通俗点,赚到钱,就要做好风险管理。
又谈钱了,整天钱钱钱,对的,你不谈钱,只会谈感情,很容易既没有得到钱,也得不到感情。
就像罗永浩微博上说的,小董还是年轻,还有封建余孽观念残留,读书读的多,说出“士为知己者死。”
还要看是不是别人也这么看?只有给足利益,比如足够的股份,才能抵得过高级合伙人的虚名。
好在俞敏洪也是读书多,但凡换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小董不会是今天这个比较好的结果。
话题转回来。
你做好风险管理,能成事儿,怎么赚不到钱?或者说,你赚到钱了,还不能成事儿?
太多人没想明白这点,所以,没有风险管理,既不能成事儿,又赚不到钱,理由倒是一大堆。
本质上,还是思维不清晰。
现在大家不太说“认知“这两个字了,换各种说法,因为说太多了。其实,还是认知的问题。
说三个关于自身认知的问题,或许有参考性。
第一个,曾经的同事,也比较聊的来,三四年不见了,甚至后一两年春节都没有祝福语了,突然和我借钱,说公司要上市。
这人工作能力很强,挣钱也不错,家庭背景也好,虽然我很犹豫,毕竟几年没见,甚至没怎么联系,挡不住一个又一个电话,借了。
结果就是钱没了,感情也没有了。这就是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几年过去了,人会变化的,从认知到发展。
第二个,大学同学是个小传奇,毕业证都没拿,补考都无所谓,后来成为人生赢家,娶美女,住高档小区,拥有自己公司。
要说服我和他干,年薪五十万,当时我年薪十来万,不熟不做,拒绝了,后来他一手好牌打烂了,泼天的富贵完全没守住,人也消失了。
第三个,好友请我做公司集团副总,他一把手,我二把手,3%的股份,前景是美好的,集团如果做大一年收入一个亿,那我不就是300万?
从风险角度,这个是未知的,而已知的是我副业有自己门店,收入也三十万了,去做集团能不能做成?我适不适合受制于人?能不能兑现?
算了,辞掉工作,专心把副业当成主业做,一两年起来了,稳定净入百万了。
说这三个例子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换一个人肯定有不一样的做法。
比如,借钱,现在自己认知上去了,不可能再做这样的傻事了。
不熟不做,尤其这个人多年过去了,你已经不太熟了。如果当初接受,他自己都富贵没守住,我想得到富贵?不可能。
给人干还是自己干?毫无疑问,自己做主,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是来钱最快最有成就感的事儿。
昨天开车送孩子上学,孩子一个劲催促快迟到了,闯黄灯啊,我宁愿迟到也没有闯,然后回头路上距离催我闯黄灯的下一个路口。
一个骑电瓶车,女的,三十四岁抢灯,轿车也抢,就看女的躺地上,还能打电话,我看了一眼车相撞现场,十有八九女的腿断了。
但凡两方有一个有风险控制意识,都不会这样。
为什么一个人想成就事儿要趁早,因为年轻时错误或者失误,都是可以原谅的,风险可控,你也没啥可损失的,无非就是时间。
而越来越有成就,反而要如履薄冰,就是腾讯马化腾都说大象倒下尸体都是温的,不断进取。
就拿短视频来说,明显越做越好,以前抖音、快手这样普及,微信短视频发展越来越好,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也利用微信短视频做推广。
到个人,越有钱越成功越重视风险控制,而很年轻就去稳定上班,去考公,其实反而风险不可控。
在即刻上写了身边人说的事情,有感而发,说了一小段,点赞奔200,谈论也很多,光转发就24次了,同感的人很多。
原文如下:
说一个不好笑的笑话
县城的事业编也发不全工资了,有的上半年能发,下半年发不出;教师编制每个月只能领70%;那种街道办一年发了两个月工资。
好笑的不是这个,而是有的贫困县是争着当的,可以拿补助,现在都没什么钱了,补助也没了或大大减少,原本不太贫困变成真贫困了。
我想,这应该不是个别地区个别县的现状,大家都看不到是因为你身边没有,而身边有这种情况的也不会上网。
你能看到的都只能是一方面,上网这么多人,有多少人会写东西,能被看到?
我能感受的是:
两极分化更严重了,有钱的越来越有钱,穷的越来越穷,中产稍不小心就滑入下层。
你想维持住现状是非常难的,积极向上,才有机会。
以上原文。
一个人最大的风险就是无视风险,其次就是用老思想去解决新问题。
多看看拿到结果的人的做法,多去在还有试错机会的时候多尝试,控制好风险,
本来你就是个穷光蛋,你有啥风险?啥都不做最危险。
你不断试错,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这就是你控制了风险,而不是被风险给控制了。
我见过无数的平庸的人,杰出的也不少,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风险,是选择优秀还是平庸?
自己去考虑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