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石小柴。
作为父母,你想过没有:是否应该收走属于孩子的红包?
01,
我的答案很明确:父母不应该收走孩子的红包,并且应该尽早让孩子知晓钱的概念,了解钱的规律。当孩子特别小时,父母可以代为保管;当孩子稍微大些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一种支配或储蓄红包的合理方式。
如果以这种方式一直进行下去,等孩子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可能会有一笔不错的启动资金供其使用;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可以锻炼孩子的财商。
赚钱、消费、储蓄、投资,是一个立体,是财商的不同侧面。孩子的财商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问题是,他们很少有机会受到这一方面的教育。
事实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读书多,自然而然赚钱就会多,读书与赚钱之间没有一种天经地义的因果关系。
许多家长的做法是:死逼孩子读书,而不让他们接触到任何与钱有关的知识。当孩子长大步入社会后,又希望他们有出息、能赚更多钱。
02,
不少孩子过年会收到不菲的红包或者压岁钱,许多父母或连哄带骗,或诉诸于家长权威,将其全部拿走。
父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太小,不能接触钱,钱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在学习上。
然而,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当然重要,财商的培养尤其重要。
父母对钱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孩子身上。关键是,父母对钱的态度,在很多方面,都是经不住推敲,经不起考验的。
当我年龄越来越大,当我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家庭陷入在财务困境中不得自由,当我看到孩子买房掏空父母的养老金,当我看到孩子又在重复父母辈的金钱模式时,我真的感慨良多。
见微知著。父母不由分说的拿走孩子的红包时,他们从来没想过,正是父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错失了对孩子的金钱教育,而本来他们是有大把机会的。
我能完全想象出,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关于金钱知识与经验的匮乏。他们绝大多数人不得不继续重复父母的老路。
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买房还贷,自己顶着巨大压力的同时,顺便再次掏空父母的养老金。就跟现在的自己一样。
这真是一个特别差的循环。
如果事情反过来呢?孩子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逐渐理解金钱的规律,理解商业世界的运行法则,理解一国乃至全球经济是怎么回事,理解投资的门门道道。
并且逐步积累起这方面的一些经验,而不是成为财务上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白,而还要被寄予家庭的厚望,通过学习成绩好,从而发家致富光宗耀祖。残酷的真相是,南辕北辙的事情永远不可能达成。
03,
父母收走孩子的红包,大体上出于这么几种心理:
一是红包也是人情债,是债就要还的,还债的人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二是担心孩子对钱没有概念,把钱遗失、被骗或者浪费掉。
乍一看,这种逻辑貌似也没有多大的毛病。然后,正是这种看上去没有多大毛病的逻辑,逐步成就了自己孩子对金钱世界的无知,对财务上的不独立,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而父母自己也不得不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继续操持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在金钱上。孩子的啃老,父母自己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这是一个陷阱,关键是这陷阱不易察觉,绝大多数父母都不能觉知;不光如此,他们还要带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走进这个陷阱。本是有更好的办法的。
所以,聪明的父母不要收走孩子的红包,应该怎么做,我在开篇就讲了。聪明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的财商教育上更早一步。想想看,当一个孩子一步入社会,就被动或者主动接受过十几年的财商教育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
2022年 23/300篇
往日热文:
也许你真的误解了成功
别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别人掌控
老家亲戚问你工资多少,该怎么答?
辞职了,工作群是主动退出还是等群主移除?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巴结领导了?
失业了,建议去送外卖、送快递、跑滴滴吗?
为什么不要去惹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人?
4个认知,让你我遇事想得开。
不要遇人就谈自己的各种不幸!
老了如何和儿女们搞好关系?
怎样做一个让人感觉不好惹的人?
关注@石小柴
及时查看更多文章
↓ ↓ ↓
我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名字叫:「石小柴」的成长森林,属于我的专属社群。在这个社群里,你能得到更多的价值。2022年以及以后的很多年,希望我们共同成长,见证时间的力量。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