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pexels.com/基于CCO协议
中国人对房子的渴望,意愿极其强烈;这当中,尤其是年轻人,因为面临成家立业;这当中的当中,更尤其是从农村走进城市,而想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
当然,我并不想去写为什么中国人对房子情有独钟;也不想去写为什么房价涨得这般快;更不想去写年轻人该怎样至少去拥有一处自己的房子。我想去写的是普通人如何凭借自己,去做成一点事。而这件事你能借助的外力甚少或者基本没有。我会拿房子来讲,会拿想在某个城市里安身立命的年轻人来讲。写下我认为极为重要的几点。
对自身有个清醒而客观的认知,是首当其冲的。自己目前的能耐有多大,不要抬高也不要贬低,能耐的大小主要以收入来衡量,其它虚头巴脑夸夸奇谈的东西都是次要的。另外,自己能承担的风险有多大,意思是如果一切由你本人来埋单,你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样的。这种风险一方面涉及到钱,包括你目前能承受的最大的负债和最大的损失;一方面涉及到心理,不要让太大的压力压垮了你。心理压力太大,会让你无法安心工作,无法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基于当下,基于眼前。你的能耐和能够承受的风险,可能在未来更大,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兑现。对自身的认知,是基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点至关重要。如果你仅仅只是月入几千的年轻人,而未来收入没有指数级增加的可能,却想在北上广扎根买房,根本上是痴人说梦。如果你骨子里仅有那种安稳的因子,却被人一撺掇,去创业,你成功的概率基本上为零。
你如何看待你要做的这件事儿,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包括你的渴望程度,如果你觉得在城市里置办物业买房,是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那这件事儿基本上也就黄了。你得有极强的渴望,才会想方设法去拥有它。这个时候,你的眼里只有方法,没有困难。钱包是空的,夏天太热了,冬天太冷了。眼里都是障碍,都是难受,那结果就是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拥有。同时,它当然包括你对这件事难易程度的认知。有些事是想起来困难,做起来容易。有些事是现在做有点困难,将来做比较容易。有些事是现在和将来都比较困难。那还有些事要想做成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说到了对自己和事件本身的认知,再来讲具体如何去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当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这个项目有起止时间,什么时候开始与结束,需要有大体的规划,短则三五天,中则三五月,长则三五年。这个项目有某些关键的节点,关系着事情的成败,需格外投入时间和精力,保证其效果。这个项目有具体细分下来的某些小项,有些小项与小项之间有先后之分需前后进行;有些小项与小项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可同时进行。这个项目某些部分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某些可以交给别人做。
买房安家这件事,跟做其他事没有什么区别。你想拥有一处房子,跟你想做成一件事,都是一样的思维。对自己和眼下的事做个细致客观的评估,如果轻而易举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太过困难那就必须要转变思路,如果困难不大那就一定要做。做好决定后,把事情进行分解,大事分解成小事,去一件件做小事。如此这般,很难有做不成的。无非是时日的问题,无非是某些困难让你抓耳挠腮但总能克服。
— THE END —
推荐文章:
这些思维与习惯导致你难以改变现状
| 石小柴 |
读书 读人 读事 读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的点赞、留言、分享、打赏是
对原创写作者最大的
支持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