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和家长,对军校充满了好奇,想要报考,但又不知道毕业后去向怎么样,所以经常会犹豫不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军校生毕业后,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现状。
本期分享人,2009年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军校,如今已毕业14年。2005高考时,考了601分,才来了这所学校。宿舍4人,都来自北方农村。
分享人讲述:首先,说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学费和食宿全免,每个月发一定金额的津贴。大学同样是四年,先是三年封闭训练学习,然后下连队一年,毕业后即授衔副连。不同军种的工资奖金补助不同,特殊军种或偏远地区会更高一些。而且随着军衔晋升,薪资也会相应增长。如果能通过强军计划考研,读研期间也照常发放工资。但也要告诉大家,晋副团是个槛,大多数人都会止步于营级,如果35-40岁不能晋升,基本就要转业了。我们4个都是干到正副营,就相继转业了。
室友A,转业时选择最多,也包括很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但他想过平淡的日子,所以选择了一份工信系统的工作,目前年薪13万以上。最初申请了公租房,后来赶上了福利购房。目前在北京安了家,也已结婚、生子。
室友B,转业到了某省会公安看守所。这几年,先后干过看守、投劳。但他始终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份工作,可能是在一个较封闭的工作环境待久了,更渴望自由吧。后来,终于赶上了一次机会,调到了内勤岗位,虽然也经常加班,但也算圆了他朝八晚五的工作梦,目前年薪9万以上。
室友C,转业到了某地级市的反诈中心,目前年薪11万以上。疫情期间,由他们负责密接、次密接的流调工作。常年出任务、住单位,眼看着这三年白发激增,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但他不辱使命扛了下来。当新十条宣布时,他哭得像个孩子,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要知道,他可是曾经对抗演练时,骨折都不吭一声的硬汉啊。
还有一个老乡同学,分到了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属于那种极少人能胜任的军种。单位里人不多,任务强度也不大,但需要非常细心。只有到周末时,才能坐几个小时车,独自去省会吃顿必胜客、看场电影、买点东西。我们哥几个视频时,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也有人给他介绍过当地女孩,也都很漂亮,但他都谢绝了,因为觉得不甘心,他说如果在当地成家,那一辈子就得待在那了。一晃六年,他终于通过一次机会,调回了北京,目前已娶妻生子。
最后是“我”(分享人),转业去了某省会检察院反贪局,从事反腐侦查工作。后来机构改革,转隶到纪委,合并成立了新的部门、监察委,但工作性质没什么太大变化,目前年薪11万以上。在新系统里,通过法考的基本还是我们这帮人,也算见证了反贪局最后的时代。
分享人感悟: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宣传下国防教育,因为我转业后,遇到过很多优秀的寒门子弟,他们靠着助学贷款读大学,毕业后,又是考研,又是考公地折腾一大圈,然后跟我来到了同一个部门。其实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军校参军,这条路不该被边缘化。因为无论于公于私,这都是利国利民的选择。
分享你我他的故事,讲述不同人的成长经历,打破信息差,让我们的经历,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