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社交,越孤独。



我爱人类,但我讨厌人。——埃德娜· 圣文森特· 米莱

撰文 | 君子宿
编辑 | 君子宿
社交孤独症——当代难解的社会难题。
我们先一起做一个想象式的心理实验:数一数你的微信好友有多少人,然后假设你现在心情不好,你愿意倾诉的对象有多少,进一步想象一下,有回应的有多少人,能一直陪你聊很久的会有几人。
这个实验没有统计数据,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感受一下这中间的转化比率。甚至,你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再设计一些条件,看看这些条件下的转化率又有多少。
从整个社会面来说,互联网确实将我们所有人都拉到了一起,也拉近了人的物理距离——或者说沟通的物理效率和质量,毕竟,这远不是邮局寄信、发电报、打电话所能比拟的。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中活跃着,给这些大平台贡献着惊人的数字。
但是回归个体,我们发现,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反而被拉远了。这就是效率所带来的恶果。因为效率的提升,我们多出了更多的时间,于是很自然地扩大了自己的连接范围,好友数目可见的增长着,每个人都可以不咸不淡的聊上那么一会。这种习惯一旦形成,我们很快会发现,这种社交连接真的是一种负担,不堪重负下,很多人又选择了隐身——朋友圈要么关了,要么仅三天可见、本月可见。
而且,这种连接最大的问题就是上面所说的——不咸不淡。随便扯一扯可以,很难深入。这就是线上社交的弊端,线下社交的必要性。但是线上社交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线下社交又变得异常难以凑到一起,或者说拒绝线下的邀请。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交网络里,时而出现、时而隐身,看似连接了全世界,其实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座孤岛,轻易不允许别人踏足。
孤独的感觉,是在夜里十点钟,翻看微信时发现没有任何新消息,突然袭来的。虽然你知道,你可以找人开启一段聊天,这么多好友,总是有那么一些的。但是突然就有那么一股子情绪,就是谁也不想找,希望有人找自己,感受到自己有被人需要。这时候,往往就是不会出现任何一条新消息。
如果说年轻人还能抱着一丝期望等待着,中年人就更加悲哀——微信好友大部分都是职场上的泛泛之交,而那些朋友们,都被淹没在了婚姻的洪流之中。真的有个聊天的对象,还要背负着道德的亏欠,迎接一些莫名的谩骂。
社交孤独症,这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病症。其实解决它并不难,回归传统、回归线下,只有线下最真实、亲近的互动,才是孤独的最佳良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