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年轻人“断亲”是“六亲不认”吗?千万别乱扣帽子到年轻人头上!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年轻人“断亲”是“六亲不认”吗?千万别乱把帽子扣到年轻人头上!

王德峰果然是最理解、共情年轻人!
近几年春节主打一个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在90后、00后群体里,“断亲”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年轻人不愿回家过年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堂兄表姐们的尬聊,三句不离钱,四句不离结婚生娃,不是谁混得好,就是谁孩子牛,一边劝你要懂事争气,一边让你看看那有谁谁谁……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断亲”;
老一辈们则哭喊着:我们是最后一代照顾父母的人,也是第一代被孩子遗弃的人。

真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六亲不认”了吗?王德峰教授直言:别给年轻人乱扣帽子!
王德峰最懂现代人的焦虑与迷茫,他曾多次提到:
当下两个基本问题摆在中国人眼前,一是没有精神家园,一是存在普遍的信任危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物质的最大满足,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氏族——宗族——家族——家庭——到个体,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距离”,传统文化淡薄、家庭观念淡漠,物质金钱成为唯一追求,人们渐渐迷失了心灵的方向。
年轻人的断亲,就是家族、婚姻体系出现坍塌式“信任危机”的结果:
亲人之间看重利益,亲戚之间攀比冲突,笑你无,恨你有,嫌你穷,怕你富,亲情淡薄,世态炎凉。
“断亲”的背后,有观念的冲突,有亲情的复杂,也有青年人的无奈,这根本不能简单地用“六亲不认”来武断定义!
在被物欲与功利包围的时代,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对年轻人来说才是最简单的,更不需要满怀戒备!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在一味的物质追逐中,我们对传统关系和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对生活感到迷茫与焦虑,对亲情淡漠,那我们又该如何在未来的生活里,安顿我们的内心,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从信任危机中找到出路?
春节没走亲戚,就与至亲们打了几场麻将,看了三部电影,读了五本书,一度担心亲戚责怪我不串门不送礼的冷漠,一边又不希望短暂的假期在吃吃喝喝以及无聊的寒暄、无聊的社交中虚度,所以不安之心一直无处安放,直到读了王德峰教授的《寻觅意义》,感觉一下治好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如果你也迷茫不安焦虑,不妨读一读王德峰的《寻觅意义》,这是老师的演讲的精华,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更有读书、艺术、当代文化状况、教育等多方面 的人文话题,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填充我们被资本掏空的心灵!
面对信任危机,在关乎灵魂,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上,王德峰的《寻觅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出信任的迷雾,找寻生活的真谛,正视焦虑情绪,消除内耗,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为丰富的价值和使命。需要的朋友点击下面的链接即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