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有个人评论具有代表性:“考证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这个观点,让生活中不堪重负的人,尤其是深陷中年危机的人,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也透着心酸和无奈。
记得曾经有一段时期,有一个人群,被定义为4050人员,这个年龄段的人,老实本分,为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然而他们人到中年,却要面对失业的残酷现实。失业了就意味着失去生活来源,又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局面,父母一辈也穷了一生,没留下什么家当,而且已经是体弱多病,孩子一般在20-30岁之间,正是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的关键时期,都需要父母的关照。
即使有的人政策照顾(双职工只能一个下岗),也要面临工作上面临被年轻人挤兑,竞聘上岗被公平了,拿最低生活费待岗,有人感叹人到中年不如狗。
这个年龄段失去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压力可想而知。笔者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周围修自行车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和他们聊天的时后,了解到都是下岗或者待岗职工,靠修自行车维持生计。
开学伊始,无论什么时间火车到站,即使凌晨四五点,也总是乌泱乌泱的人群,拉生意,他们都骑着摩托车,接旅客。一家人吃饭都靠这么一辆摩托车。
那时候下岗潮,让很多年龄偏大的员工失去工作,他们只好风雨无阻挣辛苦钱,维持着家庭生活。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点出息,不要再吃上一辈吃过的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一批中年人他们传统的业务能力、技术、技能又无情地被时代所淘汰,即使当年风光无限的程序员居然也面临着失业的压力,而且压力更大,上一辈下岗了外边挣点小钱,也能维持下去。而这一辈中年人,还要面对巨额房贷,子女教育,老人也需要照顾,这些花费不是外边随便打点零工就能打发过去的。
绳子总挑弱处断,似乎每个时期,中年人总会是时代发展和飞速变化的“牺牲品”,不能埋怨他们没有本事,也不能埋怨他们不努力。
上一辈中年人在年轻时代,没有机会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他们年轻奋斗的时代,是大干快上的时代,低工资、高强度,等他们年龄大了,也学不动了,遭遇下岗。 新一辈的中年人,知道上一辈吃过的亏,努力学习,可是发现社会似乎总偏心年轻人,比如,高科技产业、互联网行业都有35岁裁员现象。被裁后,降低诉求发现无论什么行业,对中年人都不怎么友好,所有行业都在追求年轻化。 社会让中年人无路可走,朝阳行业推进年轻化浪潮,让中年人出局;社会又在进入老龄化,中年人内卷更为严重。而且,最近又要求,工地打工不准许招录50岁以上的中年人,虽然出发点是保护中老年人,可是,朝阳行业不要他们,传统行业让他们失去工作,打工市场又不让他们进去,他们面临“三面夹击”的困境。 中年人的问题是,年老体衰,失去工作,找不到工作,想去创业,又容易上当受骗被卷入另外一个“韭菜”池里面。创业,更是一个大坑,生意场上熟手吃生手,大鱼吃小鱼,中老年人进去就是被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把他们那点家底也要折腾得干干净净,甚至倒欠一屁股债。
因此,无论考不考证,都无法掩盖中年危机群体是人生输家的现实。那么,怎么解决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只做大概率稳定创收的事,抓紧手里的财产,原则上不去创业。目前,中小创业公司2年存活率已经下降到了20%以内,也就是说,创业公司2年内倒闭率已经高达80%以上,基本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了。
无论多么大的诱惑,都坚守自己的底线,只相信自己。 当媒体上鼓吹大众创业的时候,作为普通人应该辩证看待这些观点,有些时候,要走与媒体鼓吹的路子相反的路子。当媒体上鼓吹辞职去创业的时候,你真去了就是被收割;当媒体上鼓吹去摆地摊,圆创业梦的时候,个体经济就是去为资本接盘,帮别人圆了梦;当媒体上鼓吹理财实现躺赚的时候,你去投钱就买了一手烂理财产品。
总之,媒体鼓吹什么,你去了就是交学费,被收割的命。
二是降低要求,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挣普通的工资,过普通的生活,除了工地当小工或者跑滴滴送外卖,很多相对稳定的行业证书就是敲门砖了。生活中的失败者也没必要灰心丧气怨天尤人,当社会抛弃了我们,证书可以让我们软着陆,至少能摔得不算太狼狈。
如果你有技术、有业务能力、有管理经验(因为疫情被辞退,而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那么,降维选择工作就是一条保险、靠谱的道路。降低身价,降低预期,降低工资,寻找中小企业,给人家打工。如果你报价比年轻人低,你有技术有经验,小企业追求性价比而录用你。例如,我有个老哥,六零年代出生的,2020年考过了消防工程师,为了考证,他辞职了小半年在家备考。成绩出来后就又上岗了,工资过万了,在一个五线城市,年龄这么大的人,照样找工作轻松自如,实际上他爱人退休了,小孩也已经工作了。他已经可以躺平了,但他干了几十年消防工作,仅仅把工作当做爱好了。
也有很多人不想上班,不想再看人脸色了,就去去中小企业,给人家搞搞资料,露露脸弹性工作,等等,收入虽然不算高,但也能过好普通的日子。
三是如果你有摄影、写作、运营等能力,还可以通过自媒体、直播、微商等形式在家里创业,前提是不要进行大投入。 如果身体还可以,又不想上班面对职场,就用证书解决下社保和弄点零花钱,去送个外卖,跑个滴滴,能挣多少挣多少,闲暇时间只做自己兴趣爱好的事,只做让自己和家人高兴的事,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玩好,吃好,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