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做自媒体分享考证以来,发现一些人考证前过的纠结,考过后依旧焦虑。
有的人考完一级消防工程师了考一建,考完一级建造师了又考造价。
我现在的观点就是只需要考一个证就够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而要赚钱就要吸收会赚钱的人的经验,会赚钱的只有一种人就是经商创业的老板。
很多人一听到这里,就开始骂我成功学,负能量,无道德底线,居然给老板站台。
我不知道赚钱、老板和负能量,和道德有什么关系,我其实也知道这种人的心理,只是我是个自媒体up主,只负责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所谓什么正能量负能量,我只遵从自己内心和平台规则。
我想起了一个曾经想学医救人,后来弃医从文的作家,摘抄两段他的观点: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藤野先生》
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
我们为什么看起来有很多选择,反而过得越来越焦虑?
心理学家认为,多余的选择意味着匮乏,当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代表着这个人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无论他有多少想法,手上拥有多少资源,但总掩盖不了内心的匮乏。
内心匮乏的人,总是试图从很多选择当中找到安全感,
一个懂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内心是丰富的,他们根本没有太多选择,甚至没得选,他们只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够了。
这就很好解释了一些身无分文白手起家的人,他们之所以逆袭,并不是他们有什么太超乎常人的技能,也看不到什么前途,也看不到什么行情,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干。
例如短视频教父杜子建,他出狱的时候已经和社会脱节太久,没有什么选择,更不知道什么前途,什么行情。
大水冲来了人民币,没得选择的人跳下去就捡,选择多想法多的人还在盘算水多深,浪多急,谁会带他捡。
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只有两种人能赚到钱,一种是从小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为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的人,一种是被社会爆锤,跌入低谷没得选的人。
而大部分人都始终摆脱不了普通人的桎梏,他们害怕风险,向往稳定,梦想捷径,盼望贵人,迷信不劳而获一劳永逸。他们总是终其一身,都在寻找行情,闲聊前途。
甚至有的人居然还有鄙视链,看不起赚钱的人,在他们眼里老板都是唯利是图的坏人。
依我看,老板比大多数人都有素质,因为厚德载物,有多大的道德,载多少财富。大多数人之所以穷,恰恰是太多的选择驾驭不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