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企业很多,给我们什么启示?


      朋友们,请把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首先声明,本人是爱国的,本篇文章旨在唤起大家自强不息,戒骄戒躁,认真备考,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早在1842,魏源就在其《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
      《海国图志》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所阐述,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是其提出的“师夷”必须“先去人心之积患”,即昏庸无知和虚浮不实,只有“去伪,去饰,去畏难”,同时“毋冯河,毋画饼”。
    西方的优长到底在哪里?拿我们最痛恨的小日本来说,他们拥有的百年企业何其多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根据日本最大的信用调查公司、帝国数据的统计,截止到2023年年底,日本将拥有42966家百年企业。

      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叫“金刚组株式会社”,创立于公元578年,这家专门从事寺院建筑的公司至今已有1445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司。排名第二的企业是经营旅馆的“池坊华道会”,创立于公元587年,正好是我国南北朝时期。

     当然 ,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是196家。
    在我国,百年企业大约有7家,分别是吴裕泰、六必居、王老吉、同仁堂、张小泉、陈李济、胡庆余堂。这些百年企业中,最古老的六必居成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即便仅此5家,在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改良后,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荡然无存,尤其是胡庆余堂早在其成立的清朝就已经易主了。
     以上资料给我们什么启示?作为一个自媒体博主,谈谈个人浅见。
      首先是我们思想观念和日本不同,我们父辈代代相传的都是学而优则仕,即使做买卖,也以红顶商人为目标,典型人物胡雪岩。
      这个思想古时候也无可厚非,毕竟工商业不发达,除了读书做官这条路,别无选择,然而这都21世纪了,再也不是一纸文凭或者一张证书就能从此一劳永逸吃香喝辣了。
      其次是经营理念不同,与日本企业相比较,我们总是把精力放在什么赚钱,表现就是只知道不择手段地赚钱,总想着做大做强,大小通吃,却不懂得如何去传承和发展。以为给到子女钱财才是最好、最保险的,然而却总是逃不过富不过三代这个规律。
      而日本人注重企业的传承,日本企业细水长流,连绵不绝,不追求眼前利益的经营理念,使日本的家族企业很少跨界经营。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专注于某个领域,注重社会信赖,这种信赖成为长寿家族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日本生产的产品从玩具到汽车,都像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诚信经营加上透彻的匠人精神,还有保守的企业经营这些都成就了日本企业的长寿。
     最后,做事的态度不一样,日本文化传承了我国唐代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概括起来就是包容并蓄和最求卓越的特点。这些也是我国现在提倡的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百年小店,可以是一个老太太在经营,也可以是一两个年轻人在张罗,他们快乐享受着为客户服务的过程。
      笔者一直认为考证的目的是为需要者提供服务,赚取报酬就是这个道理,即使现在由于美国等西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无端遏制围堵下,证书“行情”低迷,我们也不能忘记证书曾经的好行情,相信低谷都是暂时的。
    笔者本人对建筑行业还是看好的,毕竟日本一个岛国,“金刚组株式会社”这样的建筑公司都能存在上千年,我们祖国幅员辽阔,说建筑行业不行了,谁信?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就业形势,不考证,又奈何?
      我是海柔,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有感悟,每天都用文字记录生活。
      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