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小夫妻,丈夫执着于考一级建造师去世的启示


      上个月我写了篇文章,关于一对小夫妻,丈夫执着考一级建造师,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年仅32岁。
     评论区抬杠的,说风凉话的不少,充分证明了我对于弱势群体的认知。

     首先我对这个考一级建造师英年早逝的学弟是敬佩的,也理解他。
     理解是因为他身体弱,家底又不殷实,同病相怜他心脏病不能拥有正常人那样的生活状态。
     我也只是在网上看到他妻子的叙事,并不了解细节。
     我只知道当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或者说被边缘华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不好。
     首先对自己感到失望,纠结于自己的无能,感觉愧对和连累家人,不得不想办法改变现状。
     其次会觉得人情冷酷,感觉就像老年祥林嫂一样处处碰壁,不招人待见。
     最后会对生活失去期待和希望,后悔过去没有尽早开悟,焦虑以后的生活看不到希望。
     病痛的折磨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只要得上了,真的是坐卧不宁,例如痔疮,小时候看到广告上说,走不动,跑不行,骑车更不行,觉得挺好玩,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病,后来自己得上了,才明白有病真的不好玩。
    健康对人的影响是很多方面的,不仅会遭到歧视,而且更影响自己心情,心情不好病情更会加重,如此进入了恶性循环。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时候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通过努力做一些有价值的事,重新在经济上站住脚,考证也就成了必要的选项了。
      我就是通过考证,把精力集中到自身身上,逐渐对外界环境失去兴趣,慢慢的体会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谛。
    正像有人说考证是积攒吹牛的资本,考个证就嘚瑟了。
    我考证后才想明白一个道理,你不积攒资本,那么就只有看着别人在你面前吹牛嘚瑟,而你毫无招架之力,除了像阿q那样放放嘴炮:“妈的,世道变了,儿子打爸爸了”,还能怎样?
     你可以继续清高,不与世俗一般见识,可生活来源如何解决?你躺平了,只会像阿q那样连吴妈都看不上。
    敬佩他的执着精神,很多人认为这个执着于考一级建造师的年轻人不值得,不一定只有考证这一条路。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普通老板姓的孩子除了先让自己值钱这条路,已经没有第二条路了,社会如此之卷,赚钱谈何容易?
     这个社会底层人是绝大多数,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慕强欺弱的性格,穷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穷,而是生活在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你从出生到死都被一群无能、负面的、见不得你好的人、不希望你过得好的、不太善良的人、拖你后腿的人包围着,基本上你是摆脱不掉的。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穷人首先得作出努力才有资格获得这个社会起码的尊重。
     人都是势利眼的,如果你很强大,且别人早就听过你的名声了,那么你收获的都是尊重,因为别人只会根据你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来判断对你的态度,你强大了,别人对你的情绪价值是会拉满的,即使对方在你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
    穷人只要获得了名和利,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好人,没有什么坏人,至少表面上都是笑容。就像黄渤说的那样,当你成功了之后周围的人都是高情商的人。
     反之,如果你散发的是弱小的气场,是弱小的能量,那么别人也会一下就能嗅出来。
      这个时候你就根本体验不到别人对你的情绪价值,只能体验别人对你那不友好的态度,甚至是别人的“恶”,别人的奸计都会发生在你身上。
    最后再说一下考证,我之所以说对这个执着于考一建的年轻人是尊敬的,正是因为自己在考证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到穷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人只有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才是快乐了,这种快乐是那些底层阿q们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
      我曾经说过,也一直认为,在沉迷于自己的事业中倒下的人,他们才真正活明白了。
      这种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例如不为人所知的天津张祥青,从一个走家串户收废铁的,到全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荣程联合钢铁,也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心理学家认为,人临终前会后悔5件事:
     1.没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是过着别人所期望的生活;       2.那么拼命地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自身健康;      3.只顾别人感受而从来不曾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4.被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缠身,没有和自己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
      5.一辈子没有想过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我认为核心无非就一件事,自己想做而没有努力去达成的事情,也就是说人不会后悔做过什么事,没做过什么事才是让人最纠结的。
     从这对小夫妻的事上,我看到的不是他们做的值不值,而是我只需要做我该做的事,那就是继续尝试考一级建造师和每天写文章,争取早日过上村上春树那样的生活,如此,则足矣。
         我是海柔,每天都在思考,每天分享生活点滴,觉得文章不错,点个“在看”,让更多人了解底层生活和希望所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