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计划朗读高中英语第1册第九课,不料中午由于做饭切菜时想事,一刀把大姆指切了一块,血如泉涌,用口罩裹住,到了下午揭开口罩没想到血没止住,索性去买了云南白药和纱布胶带重新包扎。折腾半天,耽误了时间,因此今天不朗读了。
不过准备读的课文的感想,以文章的形式和大家分享:
高中英语第1册第9课讲的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一个九岁小女孩名叫阿乔,母亲去世,继母对他很暴虐(经常听人说后娘养的,看来国人心目中对后妈印象都不怎么好),冬天让阿乔去山上割草。
阿乔沿山脚下走了一天,大冬天的哪有什么草,又冷又饿,但这些都能克服,她最害怕的是回去面对残酷的后妈(原文如此:She was tired, cold and hungry, but she was afraid to go home and face her stepmother)。
这个故事最令我感慨的就是这段,我们大多数人对不好的环境,不友好的人,总是不敢面对,又逆来顺受。又想有完美的结局,比如文章中,可怜的阿乔遇到了神仙,带她去了仙境,呆了三个月,她想家人了,就想把家人也带来享福,等她下凡才发现父亲老了,继母死了,她弟弟已经成了壮小伙了。
天上三个月,人间已经过了十五年。
故事是美好的,可毕竟都是善良人的想象,现实真如此吗?真会有神仙帮忙吗?估计阿乔的下场会是悲惨的熬到年芳二八才算出头,也许会苦一辈子。
看到这个故事,我就想起来杜月笙,杜月笙也是很苦的农家子弟出身,2岁亲妈去世,5岁父亲去世,8岁因继母被拐卖而流落街头,14岁上海街头混饭吃,最后成上叱咤风云的上海滩一个流氓(大亨)。
很多人的一生无非就两种结局,一种是像绵羊一样,一辈子老老实实,本本份份熬着,就像阿乔,受后妈虐待,然后还不知道结婚后丈夫会怎么样?成为祥林嫂也未可知,仿佛就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一种是像狼一样独立、残忍、拼搏,最后成就一番事业。就像杜月笙那样,14岁开始和一群小混混靠抢劫敲诈,练就敢想敢干的性格。
当然,阿乔(祥林嫂)和杜月笙都是旧时代的产物了,现实意义是既要避免懦弱,任人摆布的性格,又要避免粗鲁,卑劣莽撞的习性,因此,可以取其糟粕,学其可以借鉴的一面。
总结起来就是,人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底线,要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自己的模样。
日子可以熬,但不能一辈子熬着,我们无论干任何事,都要扪心自问,这件事对今后有没有成长,能不能让自己形成独立人格,对自己对他人是否会有损害。
如果做一件事,注定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有什么长劲,而且遇上与自己价值观冲突的人而无法摆脱的,则要尽早断之。
怎样实现人格独立?那就要参考杜月笙的人生轨迹。
首先,自己要有拿得出手的独门绝技,例如杜月笙外号水果月笙,就是年少时,给水果店打工,认真削梨,这也成了他一生社交的招牌手段,和人谈话无论老幼尊卑,都能谈笑间给人秀一下削梨工夫。
其次,要有胆识,敢于担当,善于沟通,例如,杜月笙在黄金荣当手下时,黄金荣得罪了军阀公子,被人扣押,黄金荣手下,杜月笙的上级大哥们皆束手无策,只有杜月笙单刀赴会,与军阀交涉,才让黄金荣脱离虎口。
最后要大方,不能抠唆小气,杜月笙早年与人交往,都能照顾周围人,试想如果他是个善于算计别人的人,自然很难笼络得住人,也就不可能成事。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能像羊一样逆来顺受,那样会越来越背,结局凄惨,要像狼一样活出自由人生。
以上是我读高中课文《蚕花娘子》的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笔者曾做过机电安装,因此目前在考一建,同时怀念大学校园,闲暇时间学习英语,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