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我相信,这样的“活法”一定能够迎来光辉灿烂的黎明。
——稻盛和夫
人生两种活法,一种是只做正确的事情,一种是被生活推着,被人绑架着做别人让做的事情。
社会残酷的真相却是如果你不做正确的事,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做别人认为正确的事情。
大多数人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是技不如人?还是不努力?似乎都不是。
“工地狗”是很多人自嘲的说法,很多人当真了,就会害了自己。
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工字不出头的说法,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接触不到名人言论,听到的自然就是周围人的言论。
这些人混社会的能力很强,实际上对年轻人并没有正面的积极作用,相信他们的言论只会混的连他们都不如。
这些人认为搞技术的没有出路,是因为他们想享受到了做人处事的红利,而且本身多少和公司有一定的裙带关系,就算每天不学习技术,也能活的很好。
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企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有的具备一定的人脉,解决销售。有的具有现场组织能力,有的能考证,帮企业解决招投标和纸面项目经理人选。
因此,找对自己的定位,只做正确的事情,如果适合学习,考个证,为公司所用,就是出头了。
出不了头,比如工地组织协调能力不行,公司也不会亏待的,会组织培训,让执行项目经理来带,再不济也有证书补贴拿。
笔者认为,有证而迷茫的,真应该反醒一下自己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可否认,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但多少也会遇到一些靠谱的人,我们就应该想想我们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人交往有没有诚信?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没有亲身实践过?
做好自己,只要是正确的事就去把它做好,不管遭遇何种境况,都怀抱强烈的信念,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根据选择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既可以创造自己灿烂的人生,也可以糟蹋毁坏自己的人生。
仔细观察活的幸福阳光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做认知以内的正确的事。
例如俞敏洪,胡金铭,就是只专注于英语培训,我们考证届熟知的一些老师,也都是做到了传而习的人。
综上所述,很多人混的不如意,可能有别人的原因,但自身原因也是绕不开的。
别人原因,你可以提桶跑路,例如俞敏洪离开北大,胡金铭也离开上海去了英国。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也是从央视辞职的。
就是商界泰斗马云也有老师辞职的经历。
但是,人是社会的产物,为什么有很多人有着很高的学历,学习能力也很强,但依然混不好?
老话说“不要做才能的奴隶”。
稻盛和夫就认为,才华出众的人往往恃才傲物,举手投足间傲慢不逊。
虽然他们学历很高,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内心瞧不起人,这就是所谓的“殷勤无礼”。
稻盛和夫让日本航空扭亏为盈,用了什么办法?既不是裁员请能力更强的人来,也不是压缩员工收入节约成本。
他的核心是教育员工具备利他思维。
稻盛和夫总结说,以前的日航,基于“背靠国家”的组织体制,经营干部具有官僚习气,经营企业只靠头脑灵活。他们都是能力很高、精英意识很强的人。
关于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做人的正确思维方式等,他们都似懂非懂,并不放在心上。
这种才高德薄的人掌握巨大的权力,执企业之牛耳,整个组织就会把“正确的为人之道”置之度外。
这样的组织不可能珍视顾客。因此,日航才会因背负2.3万亿日元的巨额债务而陷入破产。
一个人正确的活法,还是只做正确的事,只做能够提高自己能力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事。
这里的客户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信任我们而愿意和我们相互成就的人。
因此,不要在什么工字不出头,考证没有用,学习无用论这些理论的烂泥潭中翻滚了,老百姓的孩子,学好文武艺,考个证书,服务好客户,这一生一定不会活的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