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早,发现微信不能用了,提示由于违规被永久限制社交功能。
回忆昨晚发了些红包,答复一些想考证书的新考友问题。
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管理的群里有违规信息?
这个没法确定,每天忙的跳蹦子,没有时间看,尤其昨天,一早跑到很远的地方扫墓(来回四个多钟头车程)。
往年扫墓有被流动测速抓拍过,拿出了封尘一年的电子狗,不料却罢工了,一路提心吊胆的。
扫墓回来和家人做年夜饭,吃完饭收发拜年信息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因此没有空闲看群里的信息。
我相信问题也不出在群里考友们,可以肯定的是我自身原因,因为发了涉及个人隐私类的,本来笔者也犹豫再三,但思来想去压力如果不释放,人又会崩,在违规和崩溃之间选择,就还是顾不得违规了。
也怪自己不行沉不住气,古今中外哪个厉害人物不是默默忍受各种恶心最后一鸣惊人的,司马懿,德川家康,俞敏洪等等。
笔者还是太嫩,也难怪做不成事。
二是给新加考友发送了证书考试类的信息,可能涉及“滥发”虚假信息。
三是可能朋友圈里吐槽过一些事,2022年对笔者来说是个不怎么好的年份,其实往前推几年也都不怎么样。
强烈感觉到人老珠黄的尴尬,中年危机的感觉,就像被一根大棒子打断了了脊梁骨。健康一去不复返,吃不好睡不好行动不便的感觉让人精气神严重短缺。
申请了解封账号,能不能成功,都不是很期待了,毕竟微信除了付款功能,其他功能占去了太多的时间。功能恢复就记住教训,不再吐槽,多搞点正能量:
困难虐我千百遍,我待困难如初恋。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 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回归正题,为什么学习考证?笔者认为,和打游戏升级一个道理。就是能让人获得正向反馈。
人们为什么会迷恋游戏,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领导就这么说,年轻人玩游戏就是通过网络虚拟世界来获得现实社会得不到的东西。
打游戏能让人上瘾,那时候年轻身体好,经常几天几夜的干,赢了满满的成就感,输了很快能赢回来。
年轻时种下的因,年老体衰来抗。考证本为了能轻松挣点钱,可惜证书的价值是个向下滑动的曲线。
虽然轻松挣钱的希望破灭,可是从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些启示:
1.和打游戏是想通的,考证能得到正向反馈,很多考友都说考证学习就像打怪升级,笔者深以为然。
考证和玩游戏一样,都是熟能生巧,学了就有,学的不够就不得,大家公平赛跑,除了学历和专业,让人充分感觉到付出就有回报的被量化了的,能看到希望的赛道。
2.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走的弯路,复盘自己的人生,不再纠结过去,调整好未来的生活轨道。
很多考友劝我,放弃英语和一建,做好一样就可以了。
笔者也懂,毕竟各行各业的大咖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把个人才华发挥到极致的结果。
笔者最喜欢的一些偶像如胡金铭就是英语学的好。
科比篮球打的好,三岁开始打篮球。
蔡志忠4岁立志当漫画家。
赖世雄二十几岁服兵役的时候开始学英语。
就是消防行业内的葛磊,微博内容都是规范。
笔者还是不想放弃一建和英语,因为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几年美好回忆就是施工,人生失误就是没有找准定位,考个一建算是弥补下遗憾。
因此,建议想考证的同学们,只要是年轻,工科专业的,考证可以实现加薪和当项目经理,是最好的投资。
人只有在被尊重被肯定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才会发现时间过的充实和时光飞逝。
笔者人到中年(实际已经老年),才认识到一生成在工程领域,败也工程领域,成就是建筑工地的积淀为考证打下了基础,老来有了点精神寄托。
失败也是因为没有在工程领域做下去,没有早点考证书,幡然醒悟已近黄昏。
大年初一,祝同学们身体健康,新的一年逢考必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