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丨安涛:开拓西部马术新天地,携爱与勇气策马奔腾



十年来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西部马术
他从零做起、亲力亲为
整理完善出一套本土化的西部马术培训体系
深耕青少年基础马术
让孩子们身在城市也能接触自然
拉近中国人与马术运动的距离
用爱赢得信任
用勇气建立自信
探险对他来说
是带着尊重探知世界每一个未知领域
 
▲点击视频,观看安涛与西部马术的故事

 
探险家小传
安涛
美国夸特马协会中国分会会长
美国花马协会中国分会会长
北京马术运动协会西部马术委员会主任
无疆牧场国际马术俱乐部总经理
致力于西部马术以及青少年基础马术在中国的推广
 

从兴趣到职业
头戴牛仔帽,身穿衬衫、牛仔裤,脚蹬牛仔靴,安涛看上去和美国西部牛仔无甚差别。
成长于北京城区的安涛,原没有太多接触马的机会,是小时候看到的马车和西部片等相关文艺作品,让他对马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开始寻找更多关于马的资料,并创造与之接触的机会。从跟在农民的马车后面看马,到后来去公园、景点骑乘,再到与骑马组织去内蒙、新疆等地的牧区和草原野骑,他开始跨上马背。
▲安涛在美国夸特马协会(AQHA)总部
2010年之前,安涛在国内的马术俱乐部初步学习了西部马术。随着认知的深入,他决定直接去发源地美国学习。一个偶然的机缘让他认识了美国夸特马协会的会长,也是他现在的老师。在“世界马都”肯塔基州,安涛真正踏入西部马术世界。
在此过程中,安涛重新认识了西部马术。一方面,他发现真正的牛仔不是大侠,而是美国农民、牧人这样的劳动者,真正的牛仔精神是以劳动为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另一方面,西部马术是一个完整的体育体系,从基础阶段到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严谨,赛事标准和马匹调训标准丰富,穷极一生可能都学不完这些知识。
于是近十年来,他从技术标准、赛事标准,到引入外种马、开设马场,系统性地逐步将更多的西部马术内容推荐给中国爱好者们。



还原真正的西部马术
安涛称,目前大家通常认为马术有两大类:一类是源于欧洲宫廷和战争的英式马术,比如奥运会上的场地障碍、盛装舞步和三项赛。还有一类是美国的西部马术,由牛仔骑马、劳动者的日常工作演变而来。
二者本源的区别使其运动项目的规则也不同。比如美国的马要在牛群里面工作,必须身强力壮,不然会被撞倒。而马要在比较狭小的牛群空间中辗转腾挪,爆发力也得强,故演变出西部马术及其用马。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养马国,养马约600万匹。第一是美国,超过1100万匹。美国的马业的领域有两个重要的协会,美国夸特马协会,注册有550万匹夸特马;美国花马协会,注册有150万匹花马。
西部马术基本上是在夸特马马背上完成的。首先,夸特马性情稳定、亲和力强,能冷静地配合人类长时间工作;第二,它的体型适中,肌肉发达,力量充沛,爆发力强。这也是选育的标准和结果。
据安涛所知,每年在夸特马协会名下举办的比赛达到四五千场,数万匹马参赛。在这背后,是庞大的美国马业,和丰富的优秀马匹血统储备和专业人才储备。
和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求速度的赛马赌马不同,马术是普通人都可以骑在马背上参与的。在中国,汉族地区骑马活动比较少,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特色,因此目前在中国开展的马术运动通常采纳国际惯例,而真正有人开始推广马术也只有二三十年。
但安涛看到,国内马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马场数量已经从两三百家发展到不计其数,还有近3000家马术俱乐部。他相信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对体育项目的热衷,中国的马术行业前途无量。


西部马术培训和教育本土化
面对国内的西部马术领域,安涛首先推出《西部马术基础教程》。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辅以大量编辑、翻译工作,以自己对国内马术行业的了解做本地化的编撰,来支撑很多马术俱乐部和马术教练的教学。
他还在前辈的帮助下,制定了青少年西部马术等级考试标准、西部马术教练员等级考试标准和西部马术裁判员培训标准,这几套标准也被北京马协采用。由此,把学、习和考三件事情结合在一起配套执行,推动其在中国的推广。同时,把体育训练转化成赛事出口。他设计的一项计时场地马术项目已被美国夸特马协会确认为中国地区承认的、比赛有积分的正式比赛项目。
让安涛欣喜的是,目前青少年西部马术推广的进度非常快,可能在几年之内就会有中国孩子参加西部马术的国际级比赛。

在国际上,孩子一般到六七岁才开始学习马术,但现在中国学习马术的孩子主要在3-12岁,因为他们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自由时间更多。对6岁之前的孩子的培训,更侧重对马匹的感知,之后则会在感知的基础上增加更多技术层面的要求,即身与心的共同修炼。
国内青少年学习马术的目的有三种:一是简单的喜爱,二是素质提升,三是海外留学背景提升。很多孩子一开始不是自愿来学习的,但坚持一段时间后爱上了骑马,自身也有了明显变化,比如在家里主动干活,变得更有礼貌和爱心,注意力更集中,身体也更强壮了。其领导力、共情力、观察力、感知力、责任心等等都得到了锻炼,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目前,安涛的牧场(马术俱乐部)有100亩大,饲养了50匹马,其中有13匹夸特马,在册会员近千人。园区里尽量还原马匹的自然生存状态,并养着小毛驴、鹿、狗等动物,每日百鸟婉转鸣叫。他说,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马术俱乐部是他们亲近自然的绝佳窗口。哪怕只有一次体验,也可能成为终生难忘的经历。



用爱与勇气感知自然
在安涛看来,马术的魅力在于控制,而马术的基础又源于沟通和交流。在教练的引导下,孩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马的情绪变化、运动节奏,明白马给出的反馈,并就何时该施加或释放压力做出调整。
马术通过训练人使用自己的身体,激发人的自然属性,在潜移默化中控制马的身体,达到意识和能力的延伸,并不是用绝对力量来使役马匹。人和马带给彼此信任与爱,因此而生的勇气和自信,才能使二者协力克服一个个困难。
对于安涛来说,马术最大的意义是一种“责任”。他认为马术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与高效的利用,亦希望这两个要素可以衍生出很多优质内容,影响更多人。

刚开始从事马术行业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安涛推掉其他事情,从建造马舍场地,到饲养、调训、教学推广,事事亲力亲为。但能把爱好变成工作,安涛享受其中,觉得自己获得了人生最大的馈赠和礼物。
在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的最后,安涛说,探险的本质是通过探索了解未知领域,马术也是一种忘我的探险,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能深刻地了解马,并发掘出它更高级的能力。他希望,马术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人走进自然,收获无限的惊喜与快乐。
【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已记录和见证顶尖探险家100余位,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点击名字,即可观看牛人探险访谈实录:
超级小包总  |  谌良仲 |   陈婷  |  陈勇    
高清  |  甘玮  |  顾伯健  |  何亦红    
虎姣佼  | 侯志立  |  吉姆·罗杰斯  | 贾大胖   
雷殿生  |  李必金  |  李鹤  | 李龙    
刘洋  |   刘继元  |  刘团玺  |   路璐      
墨墨   | 梅西   | 曲贵斌  |  孙维宁    
薯条 |  单麟   | 孙虹   |  铁丐  |  王磊    
王丽萍  | 汪湛  |  温旭  |  小赛   
严江征  | 杨光  |  张长义  |  赵怀东   
赵湘杰 |  张静葳  |  周芳  | 孜孜
(名单以姓氏字母为序,链接持续增加中)
更多探险牛人访谈
在腾讯视频【牛人】专辑完整观看
节目录制可联系微信txly2018,注明牛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