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下午,姜野在中国探险协会,接受《牛人》专访。
整个过程,持续2个多小时。
他很真诚,也很热情。对我们所提的每一个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他描述自己的经历,你会沉浸其中,如同身临其境。不管是个人经历,还是骑行生涯,他始终如一。
正如他的名字——“野”一样,他的人生,注定是要“流浪”。
他用6年时间,骑行5万多公里,走了34个国家,并在丝绸之路上寻找玄奘西行留下的印记。
在采访中,他谈到自己还想骑行穿越南北美洲,也想去大洋洲,还想完整走一遍丝绸之路去欧洲,也想走一走玄奘的留学之地以及归国之路,甚至想去看看世界上即将消失的地方……
然而,在完成这一切之前,他却不幸遇难。
但姜野留给这个世界的,已经足够多。他的经历,他的人生,他的探险精神,他的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在采访中说,“只要认清了想干一个事,我是能抛下一切去把这个事给做了的人。如果我不干这个事,我会心里就觉得对不起自己,我觉得会有遗憾。我非常怕将来哪天走了,回想人生会有遗憾。所以,我非常想去把这个事干了。”
姜野永远只有一个,但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多被他感染和激励的人,继续前行。
为了缅怀姜野,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姜野,我们根据他的采访,整理出一篇他的“自述”。让我们一起,循着他的轨迹,走进他的人生,感受他的传奇,体验他所传递的人文情怀,以及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时刻。
我叫姜野。
名字中的“野”,可能注定我这一生就安静不下来——就到处野吧。
高中时,我一门心思想考中央美院。后来没有考上,所以就觉得别的大学也不想去读了。我当时二本报的是沈阳大学,二本录取了。我这个人就比较倔,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其它也不想将就——所以,背着家里人,大学不想去读了,直接去杭州工作了。
当时,正好山东的同学说,杭州那边有个画室需要助教,去了以后,面试了一下,画了一张画,就正好顺利通过了,这样歪打正着地留在杭州。
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去背包旅行,是在2013年。那会儿就利用年假从,北京出发,然后一路招手搭顺风车,到了新疆。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一共用了二十多天。第二年又去了乌鲁木齐,到南疆、北疆绕了一圈,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加起来一共五十多天。五十多天,我一共搭成了52辆顺风车。
后来,有的时候自驾出去玩,尤其在新疆、甘肃那边,我遇到路边有搭车的,会免费带他。他们下车时候会给我钱,我都不要。因为我觉得,我也不是为了挣你的钱,就是想把当初别人给我的这份善意再传递下去。
第一次搭车去新疆旅行,回来以后对我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一看,好像自己出去旅行,也并不是那么难。之前想得那么困难,但好像你一上路,一切都很容易。善良的人很多,每个人也都那么友好,所以就想到更远的地方,到国外去看看。
那会就想着,能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因为两个月的时间去新疆,还是觉得有点匆忙,好多地方还没去成。到了2015年1月份我辞职之后。就彻底走出去。去了东南亚,开始第一次骑自行车去国外旅行。
我做决定其实还是很快的。好比说脑门一热,就做了这个决定,没想那么多。当时说实话,旅行预算很可怜,好像就带了5000块钱就去了东南亚。其实那会儿,心里最大的想法就觉得人生地不熟,那边的语言也不会,沟通起来会不会很麻烦。但是,有了第一次搭车去新疆的长途旅行经验,我觉得那些可能也都不是什么问题——到了路上再说。
在越南的第一个星期遇到暴雨,我还在路上骑。那会儿没有经验,就知道往前走,所以,不小心在那个路上摔了。摔了之后,两个膝盖都摔出血,手掌也都磨出血。
那时候,就觉得赶紧找个地儿避雨,把伤口处理一下。然后,赶紧把车子推到旁边的一个院子里,钻到人家那个房檐下,坐在那儿,把血擦干净,再把处理伤口的药给抹上。不一会儿,家里出来一个老人,明白我的意思后,给我拿了一瓶药膏出来,抹上不一会儿就把血给止住了。
整个东南亚的骑行,一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总共5000公里。中途就把5000块钱花光了。花光之后,我当时跟我的一个老朋友还借了2000块钱。
回来之后没钱了,可我还想去其它地方看一看——但你得有路费。后来,又继续干之前美术老师的工作,干了半年,攒下来一点钱。
到了2016年的时候,我又计划骑车走丝绸之路。我小的时候家里有很多地图册,脑海当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一幅图景:一个驼队,行走在丝绸之路上。我的心里就这样种下了一个小火苗。
于是,我开始骑车去中亚和西亚那边。然后,又从河北的承德开始,到蒙古国、俄罗斯,一直到中亚。之后,到伊朗、高加索。后来,又到了北非埃及,再从埃及回到尼泊尔、从尼泊尔坐飞机回来。
2017年,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就觉得好像也没什么事可做,想继续出去旅行。因为心已经"野"了,想继续往外走,于是,我从非洲的肯尼亚一路骑车,到了南非的好望角——半年的时间,骑车穿越了非洲7个国家。
每一次骑行,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有很多。比如,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畔,我当时带了一张银联卡,没有带信用卡。在俄罗斯,银联卡不是所有城镇的取款机都能取钱。我的身上就剩一百多块钱的人民币,当时就有点儿慌了。我问旅馆多少钱一晚上,一个俄罗斯大妈说130块钱。我把所有的钱拿出来看,根本不够130块钱,就120多,差几块钱。她说,你就给我这么多吧,那些钱就不要了。
住下之后没钱吃饭,就啃饼干。过了5分钟,那个旅馆大妈过来喊我,她说你过来一下。我说干嘛?她把我带到旅馆旁边的餐厅,说给我点了一份晚餐。我说我没钱了——没地方取钱。她说没事,我帮你付过了。
俄罗斯人看上去感觉很冷酷,但突然表现出这么一个温情的画面,觉得反差很强烈,内心还是温暖了许多。
西亚那边这种情况更多,尤其像伊朗。伊朗比较封闭,欧美游客相对少一点。毫不夸张地讲,你每天在路上骑车,尤其上乡村、镇子那种地方,很多伊朗人想跟你在一起合影——因为你是外国人。要么,就请“去我们家吃饭”、“去我们家住一晚上”——几乎两三天就能遇到一个。
我在伊朗待了二十七八天,花钱住旅馆的时间只有三天,其余全都住在当地人的家里。但有的时候我住在他们家,心里也有一定的压力——并不是说他们让我觉得哪儿不安全的这种压力,而是他们过于热情,太愿意跟你聊天了,想了解你的国家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在非洲,我觉得这种感觉相对弱了很多,因为非洲那边很多国家还是比较贫困的。在他们眼里,其实没有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区分,在他们眼里,我们都属于白种人。他们不会像中亚、俄罗斯、伊朗那样,愿意邀请你去他们家玩儿、去他们家吃喝,顶多会好奇地凑过来看一看——也仅限于看一看。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纪录片,喜欢看欧洲的一些游记,比如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当然也包括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以,我就会一边走,一边记录——不管是用视频,还是图片,或者是用文字。而且,我也有写游记的习惯。后来自己做了一个30集的片子,叫《天生流浪家》。
至于初衷,也没有那么复杂。像玄奘,他西行取经的故事真的是家喻户晓,我们虽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和价值,但是能尽量去做一点事就做一点。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所记录的东西,没准在100年后、500年后,会给后来的人提供一点参考的价值。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贡献。
旅行了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地方,国内的就是新疆、甘肃,国外就是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非洲最喜欢的国家是纳米比亚。然后,再就是美国。
在这些旅行的途中,我住过很多地方,比如野外搭帐篷、借宿当地人家,借宿学校,借宿小医院、警察局以及派出所,甚至是加油站。在河北承德,一个叫二道窝铺的村子,我还在马粪堆上睡过一晚上。
当然,我也遇到过危险。虽说骑行过程中没有遇到太危险的事,但唯一让我觉得危险的,还是交通。
我觉得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当时在一个乡村公路上骑车,对面过来一辆小轿车,里面的人冲我招手,并且突然停下车,想跟我说话。当时,小轿车的后面有一辆混凝土车,车速很快,而且跟得很近,来不及踩刹车,司机就猛打方向盘冲我这边来了。然后,我就感觉,那个混凝土贴着我就过去了,猛打方向盘之后一看到对面还有我,他又转回去了。我站在那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就想,刚才真的是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抛开这一切不说,旅行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历史、人文的东西。比如说丝绸之路,沿途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历史文化的厚重、宗教以及文明交融的多元性,这些东西一定是最迷人的。所以,无论是徒步,还是骑行新疆,我去之前也准备了很多,不管是看历史方面的书、纪录片,还是看别人的一些实地探访的资料,每次都看很多。
至于以后,我还有很多旅行的想法——如果身体各方面都还能支撑我继续走的话。完成了南北美的穿越之后,欧洲还没有去,我还想完整地走一遍丝绸之路到欧洲去,从洛阳到到西安,然后完整地到河西走廊;到新疆,再到中亚,再到土耳其,一直到欧洲。然后,从欧洲再经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回到满洲里,或者回到海参崴,再回国。我是想完整地再走一圈——环亚洲大陆再走一圈,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没有去。
然后还想徒步走一走、看一看当年玄奘的归国之路。也想去实地去看一看他在印度留学的地方,比如那兰陀寺的遗址。
我之前还有一个想法,想去看一下世界上即将消失的一些东西——比如中亚的咸海。
我觉得,我旅行的想法还挺多,都想去。当然,首先你身体要能支撑你走那么远,再有,你口袋要有钱,要有旅费。
有人问我,你老这么旅行,是不是会有艳遇?有没有想结婚的打算?说实话,在那么多次的旅行当中,我从没有过艳遇——因为骑自行车旅行,每天晒得蓬头垢面的,晒得皮肤黝黑,形象也不太好,胡子拉碴的。再加上,常年都在那种乡村地带走,*(艳遇)这种机会很少。而且,我这个人不太会搭讪,也不太会“撩妹”。
不过,我父母也真的不催我。我父母比较尊重我个人的意见。因为我不着急这个事,我父母也不会去催我。我觉得并不一定说非要结婚、有孩子才叫完整的人生。只要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得起自己,然后你能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觉得你的青春没有白走,没有什么遗憾,我觉得这就是圆满。
我的偶像和精神导师是玄奘。他踏上西行之路,只为了求取佛法——想把中国的佛教事业发扬光大。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我觉得,这种人是值得人崇敬的——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哪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要去把这个事做了,很值得人崇敬。
我也是一个比较倔的人,我只要认清了想干这个事,我是能抛下一切去把这个事给做了的人。如果我不干这个事,我就会心里觉得对不起自己,我觉得会有遗憾。
我非常怕,将来哪天走了,回想人生,会有遗憾。所以,我非常想去把这个事干了。
如果想对姜野有更多了解,请点击以下文章:
他为热爱而生:沉痛悼念探险路上罹难的姜野
牛人| 姜野:天生流浪家,单车骑行阅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