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10年苦瓜,才知道,可以切掉“苦源”,一点苦味都没了,快试试



古人云:“苦味入心,疏通经络。”这句话提醒着我们苦味对身体有益。(编辑:鹿贝)

曾几何时,苦瓜只有在夏季才大量上市。但随着大棚技术的飞速发展,苦瓜已经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以轻松买到的食材。
它以其清热降火、滋阴养颜的功效,深受食客的喜爱。
然而,苦瓜的苦味成为许多人敬而远之的原因,使得其美味和养生功效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殊不知,只要切掉这个“苦源”,苦瓜也可以不苦。
那么,这个地方在哪里?怎样使苦瓜成为一道清新可口佳肴呢?
01苦味来源
苦瓜,以其独特的苦味而闻名,其苦味的来源主要归结于两种物质:苦叶素和野黄瓜汁酶。
这两者在苦瓜的相互作用中,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口感,同时也成为养生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成分。

苦叶素属于一类名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质。
在中医养生的角度,苦叶素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这种物质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为植物提供了一种天然的保护机制。、
然而,当我们品尝苦瓜时,苦叶素却为其带来了独特的苦味。
这是因为苦叶素在口腔中与口腔黏膜结合,刺激味蕾,使人感受到一股微妙的苦味。
尽管苦叶素在中医养生中有益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苦瓜的风味过于苦涩。
野黄瓜汁酶是苦瓜中另一关键的苦味成分,它是一种酶类物质,具有加速化学反应的特性。

在苦瓜中,野黄瓜汁酶参与了苦叶素等物质的分解过程,从而释放出苦味。
因此,苦瓜之所以带有苦味,是因为苦叶素和野黄瓜汁酶这两种物质在苦瓜内部共同存在,并在食用时相互作用。   
02清理“苦源”
了解了苦瓜中的苦味来源,我们可以巧妙地清理这个“苦源”。
使得苦瓜在口感上更为宜人,营养成分更易被吸收。
首先,我们将苦瓜洗净,剪去头尾部位。
这一步的目的是除去苦瓜的两个极端,留下中部,方便我们接下来的处理。
切开苦瓜后,我们迎来了第二步,即清除苦瓜籽。

苦瓜籽不仅是苦瓜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中的“苦源”之一
使用小勺巧妙地挖出这些籽,如同为苦瓜除去了“心脏”,使其更为纯净。
接下来,我们使用勺子清除苦瓜中的白瓤。
苦瓜的白瓤中寄居着苦叶素和野黄瓜汁酶,是苦味的来源之一。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清理苦瓜中的“苦源”,保证内在的清新和纯正。
03腌制与清洗
在我们成功清理了苦瓜的“苦源”之后,巧妙的腌制与清洗过程,能够使苦瓜更为美味可口,兼顾养生健康。
1.切成薄片,食用盐腌制:
将清理干净的苦瓜切成薄片,这不仅有助于更均匀地腌制,还能使苦瓜更容易入味,也有助于提升口感。
接下来,将薄片苦瓜放入容器中,撒上适量的食用盐,轻轻搅拌均匀。
食用盐不仅能够提升苦瓜的口感,更有助于将苦瓜内部的苦水腌制出来。
这一步的技巧在于通过食用盐的作用,使苦瓜更加爽脆可口。

2.等待十分钟:
将撒上食用盐的苦瓜放置容器中,进行腌制约十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食用盐会渗入苦瓜内部,引发渗透压的影响,促使苦瓜内的水分流出。
同时食用盐还能够调节苦瓜的口感,使其更加清脆。
这一步的腌制不仅使苦瓜的口感得到提升,也为下一步的清洗过程打下了基础。
3.清洗去盐分:
腌制十分钟后,将腌制过的苦瓜取出,放入清水中冲洗。
这一步的目的是清洗掉表面食盐的残留物,使苦瓜不过咸。
紧接着,再次使用凉白开水将苦瓜冲洗干净,确保去除残留的食盐。
这一步的细致处理既保留了苦瓜中的养分,又确保了口感的协调。

通过以上的腌制与清洗过程,我们成功削减了苦瓜中的苦味,使其更为爽口。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凉拌或炒制,凉拌保留了苦瓜的清爽口感,更加突显其生食的特点。
而炒制则能够激发苦瓜更多的风味,通过火候的掌握,使其外酥内嫩,口感更为丰富。
04苦瓜的营养价值
苦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钾、镁、锌等矿物质。
这些成分对身体的免疫系统、视力、骨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适合在控制体重的饮食中使用。
一些研究表明,苦瓜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尽管苦瓜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在食用过程中,仍需注意适量。
苦瓜中的苦味成分,尤其是苦叶素和野黄瓜汁酶,可能导致口感过于苦涩。
对于胃寒体质的人来说,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在寒冷天气或体寒的时候,建议适量食用或避免食用。

各位读者,你是否感受到了对苦瓜的全新认识?有没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或者独特的食用体验?欢迎分享出来,让我们共同受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