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变嫁——中古以后对崇拜对象的误解

关于男神变嫁之例在古代也不算少见,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杜拾遗变杜十姨之说,甚至有些地方会为其搭配一位配偶神。
而对于杜甫祭祀性别的误解已经有相当多的年头,从文献来看,至少在元初就已经出现了对其祭祀对象的误解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
《席上腐谈》:温州有土地杜拾姨无夫,五撮须相公无妇,州人迎杜拾姨以配五撮须,合为一庙。
在元初记载中,“五撮须”神是对伍子胥之名的讹误,“杜拾姨”则是对杜拾遗,即杜甫之名的误解,因为年代久远而导致民众忘记庙中主神,口口相传的误会之下把两个历史角色配对,被后代考究之后传为谬误笑谈
清吕湛恩注引明王可大《国宪家猷》,亦言浙西吴风村有伍子胥庙,村俗讹传,以为伍髭须,因塑其像,须分五处。旁有杜拾遗祠,岁久漫毁,误谬为杜十姨。一日秋成,乡老相与谋以杜十姨嫁伍髭须。嘻矣哉,诗圣杜子美千年以下,山野辞枝,先配吴将军,再醮酒参军,雄飞而雌伏,甚可笑也。
浙人崇祀先贤,后人以讹传讹,增笑后世。古人常言,“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穿井得人,久则失真,今人亦当慎之。
而杜拾遗,或者说“杜十姨”在民间所被相配的对象并非只有伍子胥一个,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比如“刘伶”,即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那位。
明张鼎思《瑯琊代醉编•神仙》:杭州有杜拾遗庙,祭祀杜甫,有村学究误为杜十姨,遂作女像,以配刘伶。
伍子胥神话在唐代左右的变形
《唐语林》:“一乡一里,必有祀庙……号为伍员庙者,必五分其髯,谓五髭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