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的那些人:战死沙场,死而无憾



明末的辽东,虽然明朝是节节败退,但明朝将士却不可谓不英勇,这里记载一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01 
张承胤
努尔哈赤攻打抚顺,明军赶紧派总兵张承胤救援,张承胤领兵万余人,尾追后金军队。
努尔哈赤命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统军三面环攻明军,并利用风沙大作的有利天时,山峦密林的有利地形,猛攻明军。
这一战,明军被全歼,张承胤战死。
这一战,记录很少,但明军逃回者寥寥无几。这一支明军,属于辽东精锐,步、骑、枪、车混合,战斗力意志和战斗力远超日后的明军。从战死者比例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九成明军血洒疆场。
02 
杜松
杜松一生大小百战,全靠军功而来,刀口舔血的日子,一直到60来岁,这个年龄本应该回家颐养天年,但战事紧张,朝廷又召回了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老将。
在冰天雪地里,杜松脱了上衣,但见身上的刀疤一层盖过一层。
杜松为了争功,快速进军,被努尔哈赤的主力围攻。杜松虽然无谋,但无惧血战,左突右杀,血海翻腾,一柄大刀,陪伴他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03 
刘綎
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四路攻击后金,其中刘綎率领南路。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被誉为晚明第一将,在西南平定杨应龙,他是头功;两征朝鲜,他行军万里。这次围歼努尔哈赤,自然不能少了他。
但刘綎不慎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
战斗打响之后,后金军从山岗上猛冲,刘綎死战,先是左臂中了一箭,不退;右臂又受伤,还是不退。脸被后金军砍掉一半,仍然不退,直至战死。其养子刘招孙拼命过来抢他的尸体,杀了几名后金兵,也战死。 
04
乔一琦
刘綎战死之后,朝鲜军见明军惨败,根本无战意,就投降了后金。
明军游击乔一琦登高而望,只见后金军队十分庞大,延绵数里。
他拿着令旗命令朝鲜兵杀入后金阵营,但朝鲜兵战力孱弱,一触即溃,一万多朝鲜军投降了努尔哈赤。乔一琦只得和他的一些亲兵与后金鏖战,后金军将他围了数重,他突围十多次都不得出。而其又被流矢所伤,只得率残兵到一小山头上固守。
山头下,后金兵围了数重。
这时,有勇士二十一人前来相助,其中领头的是松江人富文。乔一琦对富文有救命之恩,这次看到恩主危急,特带结义兄弟相助。
富文慷慨说道:“山下满敌不下数万,我如不能三次冲破敌人的阵势,便算不得英雄。”
于是,富文率领二十人飞马而出,乔一琦登高观望,只见敌人如风刮涟漪,当者披靡,等富文重新杀回只损二人,其余袍袖皆如血洗。片刻之后,富文等又行冲阵,往来纵横,三次之后,后金大龙旗被砍,士卒骚乱,富文一行又折一人。
乔一琦抚富文之背,叹息不已。
此时后金骑兵越来越多,富文要求护送乔一琦突围。
而朝鲜军统帅姜宏立已经向后金投降,也率兵来围困明军,乔一琦不愿突围,跑到朝鲜军营中,意图说服姜宏立带领朝鲜兵再战。
姜宏立把他捆住送给了后金。
后金让乔一琦投降,乔一琦自然不肯,想要用弓弦自杀,被后金救下,其趁后金并不注意,从山崖上跳下,坠崖而死,时年四十九岁。其部下见状,跟着其跳崖而死者多达42人。
富文等杀出重围,仅有4人活着进入了山海关,富文后做了道士。
萨尔浒之役,明朝损失惨重,朝鲜国王评价乔一琦说:“天朝游击将军乔一琦者,手斩酋爱子爱婿,夺旃丧之气,而以势穷力屈,烈烈而亡,岂非万人之敌,大国之光哉!”
05
贺世贤、尤世功
努尔哈赤要攻下重镇沈阳,总兵贺世贤和尤世功带领明军数万守卫。
贺世贤是一员骁将,并不惧怕后金军,每见城下有后金军,即便是探子,也必定带军出击。
后金以老弱在城下引诱,贺世贤只带千余人出战,被引进了后金军的埋伏圈中,后金军围之数重。贺世贤且战且退,退到了西门,身中14箭。而后金攻势很急,根本进不了城。危急时刻,下属劝何世贤不入城,走辽阳城。贺世贤大骂,拒不退走,连杀数人。后金军箭矢如雨,贺世贤中箭坠马而死。
另外一位总兵尤世功出城前来营救贺世贤,也战死。
06
罗一贯
沈阳和辽阳失守之后,明朝在辽的核心是广宁城,辽东巡抚王化贞在广宁负责防守。
努尔哈赤自然是要拔掉广宁这颗钉子。 
广宁城外有散布着星罗棋布堡垒,其中一个名为西平堡。 
努尔哈赤主力到来之后,首先攻打的就是这个西平堡。 
西平堡的守将是副总兵罗一贯,带着3千人守卫这个堡垒。后金兵力多达5万,但参将黑云鹤却执意出城与敌作战,第一天,在后金军的攻击下,被打回城。第二天,黑云鹤再次出城挑战,被后金军斩杀。 
明朝叛将李永芳见状,到堡下招降。 
罗一贯在城楼上大骂李永芳,并且在城楼上竖起一面旗,用来招降李永芳。 
李永芳被打脸,下令攻城。 
5万后金军将西平堡围了个水泄不通,战车、云梯、铁钩都推上阵前,疯狂攻城。
罗一贯镇定自若,指挥炮火猛烈还击。 
由于西平堡城小,后金士兵很密集,每一炮都是血肉横飞,没多长时间,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跟城墙一般高。 
后金军猛攻不退,三次差点攻入城内,都被明军打退。 
激战之中,一箭射中了罗一贯的眼睛,让其失去了指挥能力。 
到了中午,城内的炮火打光了,后金军蜂拥而上,西平堡陷落。 
罗一贯举刀自刎,都司陈尚仁、王崇信一同自杀。 
而剩下的明军依旧各自为战,直至最后一刻。
整个西平堡三千明军全部壮烈殉国,无一生还。 
而后金军在此次战斗中伤亡多达六七千人。
 
 
07
周敦吉、秦邦屏、陈策、童仲揆
努尔哈赤打沈阳。 
沈阳被围,明军立即派总兵童仲揆、陈策率领由川浙兵组成的援军前来救援。 
援兵刚到半途,就听到消息,说沈阳就丢了。
救援任务没办法完成了,陈策下令回师。
但游击周敦吉等人不干了,拦着陈策请命,说:我们这些人如果不能救沈阳,那我们在辽东三年是为了什么? 
陈策见众将如此血性,那就打! 
陈策令周敦吉、秦邦屏渡过浑河在桥北扎营,自己率领3千人在桥南扎营。 
努尔哈赤率领主力向周敦吉发起进攻,周敦吉兵力虽然处于绝对的弱势,但是川军无所畏惧,奋勇杀敌,努尔哈赤派出精锐,竟然无法突破川军阵型。
《明史记事本末》记载:“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
战事如此紧张,明朝降将李永芳,找到在沈阳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为这些俘虏解绑,每人赏千金,组织他们将沈阳城内的大炮火速运到前线,用炮火猛轰川军,沈阳的这些大炮,原本是用来抗击后金军的利器,现在反而成为了后金军的杀手锏。川军全靠阵型和长矛阻击后金骑兵,肉体之躯又岂能抵挡炮火,后金每发一炮,川军定是血肉横飞。
这一战,满清战死者多达两三千人,周敦吉、秦邦屏(著名女将秦良玉的哥哥)连同所有的川军全数战死。 
满清大军开始向陈策在桥南的数千浙兵发起冲击。满清兵力十倍于浙兵,但浙兵死战不退,全数血洒疆场,总兵童仲揆、陈策战死。而副将戚金、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亦全数战死,只有少量兵卒得以逃回辽阳。 
萨尔浒之战,明军10万大军,所击杀的后金军不过两千人。而这一战,川浙援军仅仅万人,主动寻找努尔哈赤主力决战,诛杀清军达数千人之多,远超萨尔浒之战。
史书这样记载这场规模并不算太大的战斗; 
“自奴酋发难,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
 
08
张神武
有一名将领,叫张神武,武举状元出身,他与前文所讲的周敦吉十分要好,二人常常约定一起上阵杀敌。 
张神武被袁应泰征召去辽阳,张神武带着240人去往辽阳。走到广宁的时候,辽阳已经失守。
巡抚薛国观令张神武留在广宁。 
张神武拒不受命,说:我得到的命令是守卫辽阳,不是守广宁。 
薛国观:辽阳城丢了,你去干嘛。
张神武:去歼敌。
薛国观:200人能歼敌?
张神武:不能歼敌,那就战死。 
张神武率领240人继续前行,路上遇到各路明朝溃兵,如流水一般逃离,数量多达10万之众。张神武激励他们跟自己掉头回去作战,无一人应答。 
240人的队伍逆行而上。
张神武带着这240人队渡辽河,在离辽阳十七里处驻扎,此时他们粮食吃完了,将士虽一日没有进食。而后金军发现他们之后,派大部来攻,将士们人人奋勇、杀声震天,与金军展开激烈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张神武和众将士战死,血染疆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