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那个叫万历的皇帝


01
《明史》中有一句评价:“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神宗,就是我们常说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有一点是出名的,那就是怠政。那么他具体是如何怠政的呢?
皇帝被称为天子,需要祭祀天地,但万历不参加。
万历不仅不祭祀天地,连自己的祖庙都不祭。就是一普通百姓都知道祭祀先祖,而一皇帝对自己的祖宗居然如此不敬。
一个连天地和祖宗都不敬的皇帝,对朝政自然是更不放在心上。

02
万历多年不上朝,这是很有名的,众所周知。
不上朝也就罢了,大臣们连见一面皇帝,那是很艰难的。有多难呢?朱庚当了三年首辅,一次都没有见到皇帝。当然万历并不是谁都不见,他最喜欢的儿子——福王,一天可以见两次。
有大臣对此自然很不满,就上书:“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了,说皇帝这样下去,天下就危险了。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但这样的上疏是得不到任何回应的,因为万历不批奏折。
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叶向高,这位德高望重的帝国首辅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绝望。
太子八年没有老师讲学,叶向高屡次上书请求择名师,万历不回复。
太子母亲逝世,数日不发丧,叶向高力争,准予发丧。太子母亲的丧事,何等重要,礼仪须皇帝批复,万历不睬,此事又搁置下来。
经过叶向高力争,好不容易开展了考试,选拔了70多名人才,请求皇帝任命。叶向高为此事前后上书几十封,过了两年,万历都没有把任命书安排下来。
但万历并不是谁的奏章都不回,福王请赏的奏章,一天之内就批复。
至于外国使臣来朝无人接待;各地饷银押解京师却无人签收;监狱里囚犯数年不审判,监狱爆满;督察院八年没有主管等等之类,举不胜举。
绝望的叶向高向万历请辞,万历还是不批,首辅只能称病在家。皇帝不理事,内阁只有首辅一人,所有的文件都涌向叶向高府邸,但他也解决不了这些事,索性关门三个月。
03
老成持重的叶向高都被逼到这个份上,那性子颇急的吏部尚书赵焕就更不用说了。
此时大学士只有一人,赵焕实际上就是朝廷的二号人物。
六部之中,只有吏部尚书赵焕一人在职,而户、礼、工三部只有一位侍郎(相当于副尚书,一部一般有两位)。赵焕忍不住了,上书申请请求辞,我干不下去了,不干了,但也等不到回音。
无奈的赵焕最后上了一书,就自行离职了。而赵焕的前任吏部尚书孙丕扬也是同样的方式离职的。
赵焕走了,万历终于发话了,又把他请回来。
赵焕以为这次有戏了,赶紧上书,开展工作,但都石沉大海。
此时,萨尔浒之战战败的消息传回,帝国危急,百官焦急等待皇帝决策,万历皇帝依旧不理。
赵焕坐不住了,率百官到文华门,固请皇帝临朝议政,万历不听。78岁的赵焕,坚决不退,到了晚上,最终等来了万历的回信,就一个字:退。
赵焕怒了,说了一句:“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
这句话,换做别人,可能已经人头落地。
赵焕没有被杀,但不久就忧愤去世。

▲定陵出土凤冠
04
万历皇帝如此怠政,那他究竟在皇宫里做什么呢?
首先是喝酒,酩酊大醉是常事。这样好理解,不工作,那就把时间花在娱乐上面。这样的生活造就了万历皇帝肥胖的身躯。他走路的时候,需要太监给他抬着肚子缓慢前行,见太后的时候,是“膝行前进”。
万历还有一个爱好,就搜刮钱财。搜刮来的钱不是进入国库,而是进入内帑(皇帝的私有账户)。
他专挑油水比较多的行业,比如盐业、矿山等等,而万历所搜刮的钱财,很大一部分被这些太监们私吞了,万历收上来的并不多,他没收到多少银子,就更派多人再去征收,激起了很大的民怨。
天津税监马堂一行,被万余州民打死37人;到湖北征收的御马监陈奉等,民众将其党徒16人直接丢进河;到云南的200多人,全部被民众所杀。
户科给事中田大益忍无可忍地批评万历说:“以金钱珠玉为命脉。”
万历对自己喜欢的人,却是很大方的,郑贵妃过生日,赏赐20万两,当时国家收入一年400万两,他一次就拿出国家收入的5%给郑贵妃当生日礼物。
如果说他给自己陵墓花800万两,这还说得过去,毕竟是帝王身后事,但他册封皇子都花了1200万两,这也太离谱了。
此时的大明已经危在旦夕之间,天下供到京城的粮食是400万石,官员的俸禄、军饷都得出这里面出,而应该发给明朝宗室的就有833万石。
不够怎么办,加,前后三次加饷520万两,相当于加了一倍。

▲定陵出土万历凤冠
05
那么,万里知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呢?
万历三十年二月,万历突然患病,急召首辅沈一贯。
万历帝说:您把太子辅佐为贤君。原来设矿监收矿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殿还没有完工。现在可以停下来,派出去的太监都召回吧。
他说完这番话,沈一贯赶紧出去拟旨。
大臣们得到这个命令,如获至宝。当晚,阁臣、九卿都在朝房值班,加班商议、安排。
第二天,万历皇帝又缓过来了,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监赶紧找沈一贯,把那个谕旨追回来。
大臣们坚决不肯,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我们就下发。
此时,来追缴圣谕的太监一拨接着一拨,前后来了20多个太监。
沈一贯不给,太监们全部在地上磕头,鲜血横飞,沈一贯只得把圣旨交回去。
其实太监也不是都赞成皇帝收回命令,司礼太监田义就据理力争,万历皇帝拔出刀来要杀了他。但是田义仍旧坚持己见,毫不退缩。
后来田义见到沈一贯,一口唾沫吐过来,说:“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就是说:您要是再稍稍坚持一下,矿税就撤了,为何如此胆小怕事啊!
沈一贯虽贵为首辅,也只得忍气吞声。
06
万历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死后10年,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带兵包围北京城,应了赵焕怒了那一句:“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
他死后24年,大明亡国,应了大臣的上书:“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万历死后336年,公元1956年,万历定陵地宫开启,成为著名景点,游人如织。
生前,二十年不上朝;死后,每日万人来访。

▲定陵地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