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
已是春天,细雨夹杂着雪花撒在了北京城。
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北彰义门,北京的外城陷落。
大明276年的历史,终于走到尽头。
▲永乐时期明朝疆域
02
三月十九日,大明的最后一天。
焦躁不安的崇祯得知北京城已经失陷,而内侍们劝他赶紧走。崇祯将信将疑:李自成三月十七日才到北京城外,两天时间就已经攻下外城和内城?
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跑到北京城最高点的煤山上瞭望,崇祯见到整个北京城火光冲天,确信已陷落。
崇祯明白,自己最后的日子要来了。
他先是跑回了宫里,让周皇后自尽。
周皇后说:“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
说完就与三个儿子诀别,在坤宁宫上吊自尽。
崇祯连饮十几杯酒,然后又下令让后宫嫔妃和懿安张太后自尽。
▲攻城
03
张太后是崇祯哥哥天启帝的皇后,天启帝死后,就将其托付给崇祯。
天启帝临死前是这样说的:“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崇祯看来是不能善事张太后了。
懿安张太后,一生个性严正,甚有威望。
张太后见到外面火光冲天,想要用剑自刎,但无法下手,就选择了悬梁,宫女们不忍,将其救下,送到侧室休息。张太后苏醒过来之后,又在侧室自缢。而此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冲进了皇宫之内,又把她救了下来。
到了晚上,张太后再次上吊自杀,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
04
崇祯又赶紧让人把三个儿子:太子、定王、永王叫了过来。崇祯亲自为他们三人换上了旧衣服,并告诫他们说:“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吧!”
崇祯又叮嘱三人:“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情况紧急,崇祯也来不及说太多,就让人赶紧送他们走,并喊了一句:“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说完这句,崇祯哽咽不能出声,在场人员无不痛哭。
▲李自成农民军
05
送走三个儿子,崇祯回到看到坤宁宫查看周后自尽的情况,见周后已死,连说:“好、好!”。
此时,15岁的长平公主在周后尸体旁边,因为母亲的死,伤心痛哭。见到父亲过来,失魂落魄且无助的长平公主拉着崇祯的衣服,继续痛哭不止。
崇祯长叹一声:“汝何故生我家!”竟然挥剑来砍公主,长平公主左臂被砍断,当即昏死过去。崇祯以为长平公主已死,匆匆离去。
长平公主并没有死,五日之后方才苏醒过来。大清建国之后,她请求顺治让其出家,未得到允许,过后两年,因为过度思念父母而死,年仅18岁。
崇祯砍完长平公主,来到昭仁公主所在的昭仁殿。
此时的昭仁公主,年仅六岁,正是天真浪漫的年龄,却被父亲一剑杀死。
06
做完这些,已是十八日深夜。崇祯在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了煤山。
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
每到重阳节时,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生。
崇祯现在来这里是处理后事,长生就不用想了。煤山上也并不是光秃秃的,建有楼台亭阁,崇祯就在寿星亭附近的一颗大树下上吊自杀。
王承恩也随之上吊,后人把王承恩陪葬在崇祯思陵内,以追其忠。
崇祯死的时候,头发散乱,上身穿的是一件蓝白袍子,下身是一条白锦丝绸裤子,一只脚鞋没了,一只脚穿着一只有红色木鞋。
▲明思宗殉难处
07
李自成进入皇城之后,发现周皇后等女眷的遗体,三名皇子也被太监栗宗周、王之俊出卖而成了俘虏。
崇祯的尸体直到二十日,才被发现。
崇祯的遗体被运至东华门外,与周皇后的遗体放在一起,前来哭拜者约三十来人,只拜不哭的约有六十人,其余人都看了两眼就离开了。
李自成用较好的棺材收殓朱由检夫妇的遗体,于四月初三日埋在田贵妃墓中。
▲思陵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明亡。
最后,有几点需要解释一下。
1、关于曹化淳开北京城门一事,现有说法是曹化淳被冤枉,此处采用《明史》说法。
2、关于崇祯遗体被发现,有二十日之说,有二十二日之说,料想李自成十九日进皇城,万两黄金赏崇祯下落,不至于数日才找到,二十日比较符合当时状况。
3、长平公主此时年龄,《明史》记载是16岁,根据多种文献相互印证,应当是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