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开国之时都是名将辈出的时代。作为少数通过北伐统一全国的朝代,明朝也是同样如此。这太祖朱元璋手下同样是将星闪耀,像徐达、常遇春、蓝玉、汤和等等数不胜数。在这之中,有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个大功臣,北元就是败在了他的手中,最后却因为骄纵不法被朱元璋所杀。这个人就是蓝玉。
不过蓝玉始终没有当过主帅,虽然积累了很多军事经验却无法得到施展,对于成为主帅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一直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终于用他的军功与军事才能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据《明史》记载,这一年,朱元璋命令蓝玉率领大军15万向北征讨。蓝玉的部队出征之后,找寻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元朝部队的下落。那个时候,蓝玉的部队已经非常的深入漠北,而且军队供给严重跟不上,很多的部下要求请求撤回班师回朝。定远侯王弼说:“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蓝玉对此表示赞同,便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不见烟火,乘夜赶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南边。
当时敌营还在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骑兵迅速逼近敌营。敌人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白天都看不见什么。所以,明军的行动,元军毫无察觉。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前,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大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但未追上,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至京,朱元璋大喜,赐诏奖励慰劳,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据史料记载,蓝玉立功之后的表现实在是有些作死。他“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佔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帝切责玉。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这个时候的蓝玉依然不知悔改,说什么“我不堪太师耶!”这些导致朱元璋越来越反感他。最后终于爆发了震动朝野的“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为警诫群臣,朱元璋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文书)为《逆臣录》。史称“蓝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