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该项目占地面积1312亩,内含十大场景测试区、四大实验室群及国际F2赛车场。记者任勇 航拍
8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中建二局建设的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进入系统调试的试运行阶段,有望于明年元月份正式运行。项目占地面积1312亩,拥有十大场景测试区、四大实验室群以及国际F2赛车场,因此,该项目也是世界唯一一个F2级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项目。
项目测试场景丰富完备,可组合形成130余种测试场景,满足智能汽车测试、举办国际赛事等多种需求,为武汉及周边省市的汽车厂商提供试乘试驾、性能测试、新车发布等多种服务。
站在项目的办公区大楼平台,俯瞰整个测试场,最引人注目的是极限竞速测试区也就是国际专业F2赛道所在地,以及极端环境测试区。
极端环境测试区是一个长约250米的白色长条形建筑,还没靠近,记者远远就见到浓浓的“雾气”,与冬季大雾天气的视觉感受一模一样,继续往前,“一场雨”不期而至,头顶上方还在“闪电”。
中建二局项目总工刘浩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室内集成全部天气环境的测试仓,雨、雾、雷、电等极端气象场景堪比“实景”,由1300盏灯、4000个喷头、2万米的管线组成,以灯光为例,不仅模拟清晨、午后、黄昏等时段,还可以模拟远光、眩光等效果。
测试场另一边,总长约4.29公里、弯道达17个的中部地区首条F2赛道已“展露真颜”。
图为在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一辆东风风神奕炫车队的赛车正在试车。记者任勇 摄
来自东风风神马赫车队车手郑越当天来到赛道“试跑”,这支连续两年获得CTCC比赛冠军的车队赛车手表示,“现场驾驶感受挺不错,今后不用专门跑到上海去训练了!”
由于赛道线性极为复杂,部分区域为三维曲面,设计时速达300公里,为保证赛道平整度的极致精准,采用“数字化3D摊铺”技术,实现测量赛道内任意一点,4米范围内高差不超过3毫米,而整个测试场内高差也不超过5毫米。
这条建设在天然河畔的生态型国际二级赛道,设17个不同半径的弯道,可进行极限工况测试、性能测试、急转弯盲区测试和5G远程驾驶测试,也可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竞赛活动、F2方程式赛车竞速比赛。
据悉,专业赛道部分随后将安装各类比赛装置,加装赛车所需的安全装备,预计明年进行赛道专业验收,完成后即可承接专业的汽车竞速比赛
8月5日,全面竣工的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拥有一项“世界唯一”,即世界唯一一个F2级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项目。极限竞速测试区内的赛道,承担着“双重使命”。
这个“世界唯一”难在哪里?
是如何完成的?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建二局项目总工程师刘浩。
F2赛道是仅次于F1赛道的国际标准赛道。传统的赛道大多选择山地或者常规地质环境,武汉这条F2赛道位于东荆河畔,地质环境“较软”且复杂。而赛车场对地基沉降要求高,为了保证平整度的极致精准,必须控制在5厘米以内。
为此,地基施工中,用上近乎所有类型的工程桩,6万多根桩基深入地下,稳稳托起“世界唯一”的工程,类似“在豆腐上雕花”。
4.29公里的赛道设17个弯道,造型犹如一个巨型回旋镖。刘浩介绍,根据国际赛道的要求,测量赛道内任意一点,4米范围内高差不能超过3毫米,赛道地势又是个“三维曲面”,因此难度更高,要求堪比F1赛道。
最重要的摊铺环节,项目部采用业内少见的“数字化3D摊铺”技术,即改造传统沥青摊铺机,加装数字化的装备,现场设置的信号设备,通过激光技术实现地面数据即时显示,完成3D打印之后,再进行面层的沥青摊铺,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施工过程好比“大型基建”变身“外科手术”,一刻都不能放松。
面层的沥青用的特殊工艺能满足短时间的高低温差的过渡而不变形。众所周知,赛车转弯时车速快,摩擦沥青地面产生高温,而冬季时室外气温低,很快又会恢复到常规温度,必须让沥青承受温差且不变形,也需要层层把关原材料。
刘浩介绍,该测试场可以满足世界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全程启用“智能考场”模式,汽车走一圈出来完成测试,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不需要人工测评,这也是目前其他部分测试场所不具备的。“就好比驾照考试,以前考官打分,现在电子评分,测试更规范更严格。”
图为极端环境测试区,可以模拟大雾、雨天等天气。记者任勇 摄
测试场的十大场景区域,除了极端天气模拟仓,其他区域看似普通,实则为“智慧路”,未来将会大量安装车路协同设备,有视频、传感系统,并接入数据分析平台,智能汽车在测试场内行驶,数据实现即时的采集和上传、分析,迅速完成测评。
“我们从施工之初,就紧跟‘下一代汽车’的市场前沿,将最新的设备和技术纳入项目策划,令项目建成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满足更高水平的智能汽车测试。”
传统汽车在出厂前,需辗转各地,在不同地势和极端环境中接受性能测试,一趟下来,可能需要跑遍大半个中国。“我们建设的测试场就好比一个‘综合超市’,一键式囊括高速环线、城市干道、乡镇道路、村道、城市立交等几乎所有的道路场景,满足智能汽车出厂前的所有测试要求。”(综合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