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6种地黄丸都有什么功效和区别?


除六味地黄丸之外,地黄丸“家族”有很多成员,如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这些药有一个特点,都可以用于肾阴虚相关的一系列表现。
人体中,能够让人体清冷、抑制、沉静、滋润等功能属“阴”。阴虚就是这部分功能减弱了,整体呈现虚象、热象。
肾阴虚常表现为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烦躁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形体消痩,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舌红少苔或无苔。(阳虚请见文末链接,或见下图)

今天黄药师聊聊6种地黄丸分别适用于哪些人?需要注意些什么?
以下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1、六味地黄丸——肾阴虚的经典方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六味中药组成。

六味地黄丸组方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其中,地黄补肾,山萸肉补肝,山药补肺(白色入肺)——三补;
茯苓、泽泻能泻水道,通利肾气,丹皮清火,固肾水——三泻。
注意:本药肾阳虚患者不宜。
2、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更年期潮热盗汗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中药。
知母清肺热,降胃火;黄柏清肾火,清下焦湿热。
有的人火旺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尤其很多更年期女性,常出现潮热盗汗、烦躁易怒、手脚心热、口干舌燥等症状。知柏地黄丸比六味地黄丸更适合这类人群。

使用时要注意,知柏地黄丸清热力度较强,不能久用。一般用1-2周,有没有症状改善都应停药,或者换药服用。
身体怕冷、手足冰凉、喜欢热饮,脾虚便溏、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
3、归芍地黄丸——劳心神者、常熬夜的人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当归、白芍
即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
当归和白芍,是补血养肝“圣药”组合。一般脑力劳动者、常熬夜的人容易劳心耗血,所谓“熬夜伤肝”,伤的主要就是肝血。
肝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等症状,归芍地黄丸主要就是针对的就是这类病症。
注意,舌苔厚腻,痰多咳嗽,以及肾阳虚的人,归芍地黄丸就不合适了。
4、杞菊地黄丸——适长期用手机或电脑的人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即六味地黄丸+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和菊花也是一对经典组合,能够养肝明目。很多人用来泡茶,以缓解眼睛干涩,长期伏案,或长期用手机和电脑的人比较常用。
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怕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眼睛干涩。
5、明目地黄丸——肝火旺的老眼昏花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
这个药不仅能明目,还能养肝血、清肝火,适用于肝肾阴虚更为严重的情况,容易迎风流泪,老眼昏花,或者读书、思考、劳心太过的时候,脾气暴躁,视力下降的情况。
注意,本药清肝火力道较大,没有肝阴虚火旺的患者慎用。如果用药后出现了视力急剧下降,请及时就医。
6、麦味地黄丸——长期咳嗽的中老年人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麦冬、五味子
即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又叫八仙长寿丸。
麦冬和五味子这个经典搭配可以养肺。因此麦味地黄丸可以用于肾不纳气,肺肾两虚型的久咳,尤其是老年人肾虚干咳。
也可以用于肺肾阴亏引起的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注意,外感风热、咽喉痛,里热盛者忌服。痰浊阻肺,咳嗽,痰多而白稀,便溏者忌服。
总结
六味地黄丸——肾阴虚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肾阴虚火盛
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肝肾阴虚血少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肝肾阴虚、肝虚火
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肝肾阴虚、肝虚火较重
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肺肾阴虚
相关阅读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4种常用温补肾阳药有什么功效和区别?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已开通快捷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黄药师手记。未经允许不得跨平台搬运,抄袭必究。
文中涉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文章内容,传播医学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留言,我们一起长知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