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中成药,利胆,化石,止痛,用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炎


上回黄药师说了胆囊炎的中成药,这回说说用于胆结石的中成药。有的人可能认为,很多药都是既能用于胆囊炎,又能用于胆结石的,那么二者用药应该差不多吧?
的确,胆囊炎大多是由于湿热蕴结于肝胆,而胆结石也是由于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状也类似,都是右上腹剧痛,甚至连及肩背,口苦。
但区别在于胆囊炎多属于“阳证”,急性发作期会出现高热、呕吐、黄疸等现象,这是是阳性的极端;
而胆结石偏于“阴证”,阴性的极端就是慢慢地形成一种结石、息肉,最后胆自己功能减弱、萎缩。
慢性胆囊炎则可能与胆结石长期并存,虽然症状不严重,但影响生活质量。
生活中常见,患有胆结石的人,往往是隐忍不发的人,不愿意伤害别人,最后就伤到了自己。胆气被压抑以后,胆汁分泌不畅,人就容易得胆结石。
今天黄药师聊聊胆结石相关中成药,以下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胆石通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广金钱草、绵茵陈、黄芩、大黄、柴胡、枳壳、水线草、蒲公英、溪黄草、鹅胆粉。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右胁胀痛,痞满呕吐恶心,口苦口黏,尿黄,大便黏滞,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腻,及胆囊炎见上述症状者。
临床资料显示,本药对总胆管结石的排石率较高,服药后3天排石者较多,一般为一周左右,排石率可达67.1~83.6%。
使用注意:
(1)服药后偶有上腹痛加重,可随大便次数增加而逐步缓解。
(2)若服药后因导泻作用出现腹泻、腰酸乏力,口干等脱水现象,可口服淡糖盐水,3-4天后可适应。
(3)严重消化道溃疡,心脏病及重症肌无力者不宜服用。
(4)孕妇忌服。
二、利胆排石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麸炒枳实、姜厚朴、芒硝。
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的胆结石、胆囊炎,症状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并可放射到肩和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口苦,厌油腻食物,腹胀。
使用注意:
(1)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2)孕妇禁用。
三、胆石清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硝石、皂矾、牛羊胆汁、大黄、芒硝、威灵仙、鸡内金、郁金、山楂。
消石化积,清热利胆,行气止痛。用于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道炎、胆囊(道)术后综合症、高血脂症、习惯性便秘。
使用注意:孕妇及慢性腹泻者不宜服用。
四、胆乐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猪胆汁酸、陈皮、南山楂、郁金、连钱草。
理气止痛,利胆排石。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尿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见以上症状者。
黄药师小贴士
除以上4种中成药外,之前介绍的胆囊炎中成药利胆片、消炎利胆片等也可以用于胆结石。
利胆片:刺激肝脏分泌胆汁,促进胆囊收缩,帮助胆结石排出。
消炎利胆片:可用于结石进入胆总管,出现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可见低烧、寒战、大汗淋漓。
相关阅读
5种中成药,护肝,利胆,止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肝炎、口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