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血压一样,在古代,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病,但是,中医有一个病和糖尿病的症状非常像,就是“消渴症”(但不完全等同)。
消渴症的名字就反映了这个病的表现——消耗得多,又容易渴。
糖尿病的西医治疗,以胰岛素(1型)、降血糖药物(2型)及饮食疗法为主。特点是降血糖快,但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且病人血糖虽降,但口渴、多尿、消瘦等伴随症状得不到改善。
中医是针对“消渴症”进行治疗,用中药后,既可降血糖,又能有效缓解伴随症状。对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对2型糖尿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进而停止服药(约占5%~10%)。
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到本地医院找医生辨证治疗,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用药也有区别。
今天黄药师说说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以下药物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玉泉丸(胶囊、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用于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消渴症),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症状偏于口渴喝水多,尿频量多,但仍口干舌燥,舌边红、苔黄的患者。
二、消渴丸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失眠,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属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
使用注意:
1、本药中含有西药成分,服用本药时严禁加服其他的降血糖西药,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2、服用本药时,容易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引起低血糖,进食后可缓解。
3、孕妇、哺乳期、肝炎、肝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超过65岁)、酮体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患者不宜服用。
三、降糖甲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降糖甲片是国内第一个用于糖尿病的新中药制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2型糖尿病),症状为除“三多一少”之外,倦怠乏力、心慌气短比较明显。
四、渴乐宁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慌气短等。
五、参芪降糖胶囊(片、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要用于消渴症、2型糖尿病偏于心悸、颜面潮红、乏力、口干等症状者。
六、消渴灵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石膏、天花粉、枸杞子。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2型轻型、中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七、消渴平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人参、黄连、天花粉、天冬、黄芪、丹参、枸杞子、沙苑子、葛根、知母、五倍子、五味子。
用于气阴两虚同时还有阴虚燥热消渴症,症见口渴喜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尤其还有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的患者,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黄药师小贴士
1、如以上药物与西药降糖药联合用药时,要及时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
2、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多数性凉滋腻,因此脾胃虚弱、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者慎用。
相关阅读
5种中成药,降血糖,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用于糖尿病、消渴病
糖尿病可以喝黄芪吗?7种情况可用,4种情况慎用,1种情况很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