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个误区,感冒了之后咳嗽、咳痰,就觉得吃个梨就能缓解。或者孩子咳嗽,很多人会炖点川贝雪梨羹。有的人则会吃点川贝枇杷露之类的药。
有的人可能吃完感觉嗓子润润的,好多了;但是有的人吃完了还咳嗽,甚至咳嗽、咳痰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咳嗽也有很多种。如果药没选对,很可能就会加重症状,最后还导致咳嗽反复不愈。
同时,咳嗽有时并不是病,而是身体对抗疾病的反应。咳嗽可以帮助呼吸道清除异物和分泌物,所以,不能一味止咳,而是要寻求病因,治病求本。
今天黄药师先聊聊外感咳嗽,下一篇再说说内伤咳嗽。
一、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主要是因为外感风寒引起,多见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咽喉痒,喉间有痰声,容易咳出。
这类咳嗽,就不宜吃梨和川贝,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性寒凉,吃了之后,容易使得咳嗽更重。
1、代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紫苏叶、麻黄、前胡、桔梗、苦杏仁、陈皮、制半夏、茯苓、枳壳、黄芩、甘草。
适合风寒感冒,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
(1)其他类型咳嗽不宜。
(2)孕妇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2、同类中成药
三拗片、镇咳宁糖浆、杏苏止咳糖浆、麻杏止咳片、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等。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二、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多由外感风热引起,很多感冒后期,也都合并有风热咳嗽的症状。
症状多见咽喉肿痛,口渴,咳嗽气粗,频繁剧烈,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
同时可能伴有流黄鼻涕,发热,头痛,大便干,小便黄等症状。
1、代表中成药:急支糖浆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表现为发热面红,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口渴,小便短赤等。
也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以上表现的患者。
注意
(1)其他类型咳嗽不宜。
(2)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慎用。
(3)本品寒凉药较多,对脾胃功能有一定影响,平时脾胃虚寒,易腹胀腹泻,以及年老体弱者,应慎用。
2、同类中成药
蛇胆川贝散(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胶囊)、川贝枇杷露、清肺抑火丸、肺力咳胶囊等。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风燥咳嗽
风燥咳嗽多发生在秋天,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最容易伤肺。也容易出现在感冒后期,感冒都好了,还一直干咳。
症状多见喉咙痒,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连成丝,有时痰中带血丝,不容易咳出。有时为了咳出痰,把胸口咳得生疼。
同时还有口干、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等燥热症状。
1、代表中成药:雪梨膏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由梨制成的膏剂。适用于肺燥咳嗽,表现为干咳、久咳,口燥咽干、鼻唇干燥,痰少而质粘,不易咯出,声音嘶哑。
2、同类中成药
蜜炼川贝枇杷膏、二母宁嗽丸、养阴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
图片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总结:3种咳嗽的区别
1、风寒咳嗽——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咽喉痒,喉间有痰声,容易咳出
2、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口渴,咳嗽气粗,频繁剧烈,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
3、风燥咳嗽——喉咙痒,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连成丝,有时痰中带血丝,不容易咳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风热、风燥咳嗽,没有咽喉肿痛,口渴,咳嗽气粗以及黄痰等症状时,是不宜用梨、川贝炖雪梨、川贝枇杷露等这类用于风热、风燥咳嗽的药的。
如果是风寒咳嗽,宜首选用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糖浆一类的药。
相关阅读
4种中成药,止咳,化痰,利咽,用于感冒后反复咳嗽,干咳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