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瘦也有脂肪肝?”4种中成药,护肝降脂,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


“我这么瘦,怎么会得脂肪肝?”
“我才20多岁,脂肪肝不是中年油腻病吗?”
在门诊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的确,越胖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但脂肪肝却不是胖子的专利,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不仅如此,营养不良、过度节食的人也容易得脂肪肝。
肝是脂肪代谢的关键场所,脂肪代谢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出现脂肪堆积。
营养不良的人体内蛋白质缺乏,肝脏就不能合成载脂蛋白,脂肪就容易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
所以,要想预防脂肪肝,不是一味地减肥节食,而是要营养均衡。
而瘦子正是因为外表看着不像脂肪多的样子,脂肪肝的问题常常被忽视。
脂肪肝虽然早期没有明显表现,可能仅仅有右上腹偶尔不适、乏力便秘等小毛病,但我们绝对不能任由它发展,如果没有积极治疗,有可能引起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癌的癌前病变。

中医认为,脂肪其实是一种“痰”,而痰的形成,往往和运化水湿的脾有关。调理方向从健脾、化痰、降脂入手,延缓脂肪肝的发展。
今天黄药师聊聊脂肪肝常用中成药。
1、护肝丸(片、胶囊、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用于肝郁引起的两肋痛。茵陈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给毒邪以出路。板蓝根、猪胆粉、绿豆能清热解毒。五味子护肝降酶。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功效。本药本来是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表现为两肋处痛,打嗝嗳气,食欲不振。
又因本药可以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内脂质和脂蛋白合成,也可以用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注意:市面上有一些保健品也叫护肝片,但成分不是以上5味中药,并且没有国药准字Z的标志,与本药不同,注意区别。
2、化滞柔肝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茵陈、决明子、酒大黄、泽泻、猪苓、山楂、麸炒苍术、麸炒白术、陈皮、瓜蒌、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小蓟、柴胡、甘草
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症见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减退,舌苔黄腻。
注意:本药偏寒,偶见腹泻或胃部不适等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另外,本药尚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但因药中含有大黄、山楂等药,孕妇建议慎用。
3、护肝宁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垂盆草、虎杖、丹参、灵芝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丹参凉血活血,养血安神;虎杖清热解毒祛湿;灵芝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本方取其益气血,扶正培本的功效。
本药具有清热利湿,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功效。用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
临床曾以护肝宁片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甘油三酯。
4、双虎清肝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金银花、虎杖、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野菊花、紫花地丁、法半夏、甘草、瓜蒌、枳实
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欲不振,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眼睛、皮肤发黄,舌质暗,舌边红,舌苔厚腻或黄腻,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有以上表现的患者。
临床曾以本药用于脂肪性肝炎患者,证明本药对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疗效。
黄药师小贴士
以上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脂肪肝除了用药调理之外,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建议合理营养膳食,多吃五谷和蔬菜,食物要新鲜,减少吃烧烤、油炸快餐食品及甜食,改掉平时做菜重油重盐的习惯,严禁饮酒,积极锻炼。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