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就胃痛,6种用于胃寒胃痛、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养胃暖胃


天气一冷,很多人胃病就犯了,开始胃痛、胃胀。
或者一吃冷的东西,胃就不舒服,严重的感到从胃里面直冒凉气。
有时候胃部、肚子上艾灸一下,或者抱一个暖水袋,甚至拿温暖的手掌捂一下,喝点热水,胃里面会舒服一些。
遇到这种情况,您大概率属于胃寒。
今天黄药师聊聊胃寒常用中成药,以下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小建中合剂(胶囊、颗粒、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胃部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饿的时候疼痛更明显,吐酸水,食欲不振,精神不振,手足凉,大便稀,舌淡苔白。
现代也常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
不适用人群:阴虚内热者慎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2、理中丸(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炮姜、党参、土炒白术、炙甘草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胃部冷痛,胃胀,怕冷,手足凉,喜欢热食,伴有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口淡乏味,食欲不振,舌淡苔白。
现代常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属脾胃虚寒者。
不适用人群:孕妇慎用。腹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阴虚内热,感冒发热忌用。湿热中阻所致胃痛、呕吐、腹泻者慎用,常表现为舌偏红、舌苔黄厚。
3、附子理中丸(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附子、干姜、党参、炒白术、甘草
用于脾胃虚寒更严重的情况,表现为腹部冷痛,怕冷,手脚冰凉,甚至小腿都凉,喜欢热食,呕吐清水,大便稀,舌淡苔白。
现代常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属脾胃虚寒者。
不适用人群: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感冒发热时不宜服用。
4、桂附理中丸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肉桂、附片、党参、炮姜、炒白术、炙甘草
适用人群: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腹部冷痛,呕吐腹泻,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面色苍白,倦怠乏力,手足冰冷,舌淡苔白。
桂附理中丸相比前面的药,更注重全身性的寒证,包括怕冷、长期腹泻、手脚冰凉等较为严重的情况。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属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证。
不适用人群: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肝胃郁热所致胃脘痛者慎用。感冒发热时不宜服用。
5、仲景胃灵片(丸)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延胡索、高良姜、肉桂、小茴香、砂仁、白芍、牡蛎、炙甘草
用于脾胃虚寒证,除了胃冷痛之外,还有脾胃虚弱,胃部凉痛,食欲不振,腹胀较重,还有呕吐酸水或清水,口淡乏味的情况。
现代常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者。
不适用人群: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者慎用,常表现为舌红瘦、手脚心热、胃部灼热等。
6、温胃舒胶囊(颗粒、泡腾片)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组成:党参、附子、炙黄芪、炒白术、山药、肉桂、肉苁蓉、补骨脂、砂仁、乌梅、炒山楂、陈皮
用于脾胃虚寒兼有食积气滞证。表现为胃腹冷痛,腹胀,消化不良,打嗝频繁,食欲不振,怕冷乏力,口淡乏味,舌淡苔白。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兼有食积气滞者。
不适用人群:孕妇慎用。胃大出血时忌用。湿热中阻胃痛者慎用。胃部灼热疼痛、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黄药师小贴士
以下中成药也有温中散寒作用,可用于胃寒型胃痛、胃胀,部分还有其他功效,服用时请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服用:
虚寒胃痛颗粒、复方春砂颗粒、
参桂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安中片、
良附丸、姜颗粒、
丁桂温胃散、香砂养胃丸/颗粒等。

推荐阅读: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症,常用一味中药补气养血、扶正抗癌,可用来泡茶】
【一种可以当菜吃的中药,补脾虚,化湿气,解酒毒,消肥胖】
【慢性咽炎、咽痛咽痒、异物感,常用一味中药,帮你清嗓润喉】
【它是疏肝解郁第一药,常用于乳腺增生、咽喉异物感、胸闷抑郁】
【补气又补血,补脾又补肺,扶正又祛邪,它是最常用的补气药】
【上止咳,下固精,外止汗,内止泻,这味药又能补又能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