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山东村民一镰刀砍出来几十件青铜国宝!消失的周代古国重见天日!



1974年的一个夏天,长清县五峰镇村民张建新游过村南边的水库来到“仙人台”的崖头上砍树。他挥舞着镰刀落下时,忽然听到一声金属撞击的声音。
他非常好奇,,莫非是挖到宝贝了。仔细一看只见黄土之中有一件圆形物体,通身带着铜绿色锈迹,为了满足好奇他将这件物体从土中扒拉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只带有三只脚的香炉。
他再往黄土里面仔细观看了一下,发现里面还有不止一件,他赶忙跑回家,拿来铁锨等工具,用了半天时间,他在土中挖出了八九件形式各异的铜器以及五六件陶器。他将铜器和没有破损的陶器带回家,有破损的陶器他就随手抛弃了。

第二天,张建兴照常出工,妻子在家,她看着张建兴昨天没砍柴回来,反倒是弄了一大堆“破铜烂铁”回来,还占地方,越想越生气。便趁着张建兴不在,叫来了收废品的,把大半青铜器给卖了。晚上,张建兴回来,一看自己辛苦挖回来的青铜器不见了一大半,忙问妻子,不料,妻子得意地拿出一叠零钱。得知青铜器被卖给收废品的之后,张建兴破口大骂,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这一吵,引来了邻居亲朋,众人连忙劝架,后得知,张建兴昨天挖回来了一堆还值些钱的青铜器。几人劝完架,又顺手拿了几个青铜器回家,准备也卖给收废品的。张建兴此时明白这些青铜器继续放在家中,非得被败光不可。这毕竟是文物,可不能这样。思来想去,他挑出几件完整的青铜器和陶器,用大车推着,送到了市里面的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待了他,确定是春秋时的,很是高兴,为了不让张建兴空手回去,奖了他一些书和钱。送走张建兴之后,工作人员把这批青铜器放到了库房。殊不知,这一举措,差点让一个神秘古国难以重见天日。十几年后,山东大学的考古学家,在研究博物馆的库存文物的时候,发现一件青铜器上面刻有“邿”字样。这引起了几人强烈的兴趣。于是便有了1995年的仙人台考古发掘。
通过断崖采集的样本分析,仙人台遗址包含了岳石文化和商周时代的堆积层。考古学家们找到当年出土铜器的地方进驻北黄崖村,开始了为期七十余天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当年张建新挖出青铜器附近进行钻探后,发现附件一共6座墓葬。

邿国是春秋时山东的一个个小小的诸侯国。当时山东除了齐、鲁莒三个大的诸侯国之外,还有有许多个小诸侯国。

如果不是后来的发掘,张建兴大概永远也不会想道,他所发现的这些铜器和陶器,都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座墓葬的随葬品。他所认为的“香炉”,其实是古代的礼器铜鼎;而所谓的“大碗”,则是一种被称为铜簋的食器。他更不会知道,除了这一座古墓外, 这仙入台上还有另外六座与之同时代的墓葬,其中有两座,与它并排而列,相距不到一米。
仙人台邿国遗址的文化性质比较复杂,先后包括了岳石文化和两周、汉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其中以西周早期聚落和周代邿国贵族墓地的资料最为丰富和重要,遗址中共发现周代邿国贵族墓地6座,都集中分布在遗址中部,自东向西排列有序。

这6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在规模上有明显的差异,最小的不足1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20平方米,时期上也有所不同,最早的约为西周晚期,较晚的约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持续了200多年。

这些墓葬中的墓室中部,都放有棺椁,有一棺一椁,也有两棺两椁,墓葬中的随葬品非常多,共计340多件,而且种类比较齐全,包括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及玉器、陶器、骨器等。

出土了利用失蜡法铸造并镶嵌宝石的双龙镂孔圆柄短剑,是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蜡模铜铸件,随葬品的摆放位置也都较为固定,从随葬品的种类、器形和用途分析,这6座墓葬中有4座为女性,两座为男性,能够说明墓葬年代和国别的,是带有邿字铭文的4件青铜器,邿国是两周时期的一个小国,由于地位卑微,关于它的文献记载也极少且有争议。

如《春秋左传词典》中道:邿,国名,妊姓,在今山东济宁市南50里。又云:邿,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12里。可见邿国的地理位置尚不明晰。
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的发现则弥补了史籍的不足,对进一步探讨邿国的历史和地理范围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令人惊讶的是在规模最大一座墓葬中,竟出土了15鼎和8簋,从其大小、形制和纹饰等分析,这座墓的规格极高,应为天子之墓,因为西周墓葬中的用鼎制度特别严格,9鼎和8簋相配,7鼎和6簋相配,6鼎和5簋相配,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到东周时期,天子地位削弱,诸侯地位增强,这种严格的用鼎制度,被逐渐打乱,一些小国诸侯,也开始使用上9鼎8簋,这就证明了这座墓的墓主肯定是邿国国君。
这六座墓葬有着共同的特点:
1. 墓主头向一致。
2. 关过下方都有一个埋狗的“腰坑”。
3. 棺椁下方有洒有朱砂

仙人台6座墓出土随葬品320件,包含青铜礼乐器108件,兵器57件。这次发掘被列为“199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邿国:由于邿国为周代东方小国,国小位低,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只在《春秋左传》襄公十三年被鲁国吞并时才有所提及。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夏,郝国内乱,一分为三,鲁国打着“救”邿国的名义,趁机将其吞并。但邿国位在何处?先秦史料并未记载。按汉代人的说法,是在当时东平国或任城国亢父县之邿亭,即今济宁市以南五十里的地方。此说沿用两千多年,无人提出异议。仙人台邿国墓地的发掘,则使我们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仙人台地处鲁国以北,与远在鲁境以南的任城相隔一百四十多公里,以邿国国力之微弱,似不可能将其王室墓选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人们推测,仙人台邿国墓地一带,应即《左传》所记载的邿国。
大家都在看:
唯一的一座汉代吕姓诸侯王墓——洛庄汉墓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两部先秦惊世兵书!
不愧是青铜之乡!宅基地下挖出商周古墓,出土文物件件都是国宝!
1972年,丽水炸出一大洞,洞内遍地尸骨和黄金!
宋代古墓盗洞里,四名摸金校尉被团灭
大汉雄风之——龙塘下的地宫(大云山汉墓)
1976年陕西临潼村民修水渠挖出一批周代国宝重器!
江西电机厂施工,意外挖出239件国宝元青花,价值上百亿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