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明白什么叫“现金流'的话,你是会明白投资家和画家的区别的——段永平网易博客投资问答录20161129


松下 本分
2016-11-29 13:22:23
http://cnwfo.com/article/978
突然想到查一下松下是否也提过类似于本分的东西,居然发现松下在社训中用的是完全一样的词。
想起很多年前去参观松下,见到包括当时社长在内的不少高层,也许语言不通的缘故,交流不是很好,但确实看到一些问题。有些东西我至今难以理解,比如松下在日本为了提高就业,居然在日本不同地方建了50多家工厂,这成本可怎么控制啊?又上哪里去找那么多好的管理人才呢?
段永平与网友投资问答录
网友:今天苹果买手机电脑等送beats耳机,好多人抢啊,死机半个小时终于成功
段:说明beats耳机在中国不好卖?
段:段总,有个疑问想请教下,就是现在也在谈一个类似于企业并购的事情,感觉被并购的管理层还达不到巴菲特多数例子中那些管理层的品行水准,所以想问下就是我看到的巴菲特收购例子中,没有提到业绩对赌之类的,是不是巴老收购一般都不谈对赌呢?真是完全凭着对于人和企业的把握来做收购呢?
段:对赌双方一般都比较短视。作为投资方,对赌总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接受投资的人而言,参与对赌是匪夷所思的。
网友:这个活动有些反常,让我有点诧异。如果为了回馈客户,那么一来大金额产品只有极其少客户受益似乎不合理,二来这么大金额的赠品只会促使黄牛出动(看报道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因为中国不好卖,可以发往美国,除非美国也滞销,这么贵的耳机就这么送出去了呀。如果是促销产品或推广耳机,更不是苹果所为。苹果爱惜品牌如生命视自家产品如珍宝,以前别人拿iphone做奖品苹果都很不乐意,自己哪里会打起买一赠一促销牌(不管初衷是啥,形式上就是这样),更何况这么好的耳机被“沦为”了赠品。我猜厚道的苹果也许既想回馈客户,也想推广BEATS,也想处理掉不大好卖的大红色吧。
段:没看懂苹果为什么开始搞这种促销,怎么想都觉得没道理。
网友:是否说明苹果从关注用户需求开始转向关注市场了?
段:不认为苹果的大文化发生变化了。但这件事情我没看懂,当然,我也没花时间去看哈。
网友:苹果从来最关注的就是产品要做到最好,这点一直没变过也不会变,至少Tim在会这样。Tim是真正有true believe的!补充一下:这次活动本来是必须把耳机放购物车里才能送耳机(2分钟内耳机就没有了)。但不少人不知道这个规矩下单没有放耳机只放了手机(这种情况在30分钟左右还能下单),结果苹果竟然给这些人发邮件说,苹果会把耳机帮你放到购物车送给你!真是太厚道了!
我周围大部分人用iphone,但是没有一个人用苹果耳机,大概苹果也很想把这么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吧。
段:耳机似乎不是太好的生意,但airpots非常好用!
段:AirPods 非常好用,有可能有点关系。
网友:我觉得耳机是个好生意,虽然我自己不是发烧友,但我看到过不少耳机发烧友,他们对耳机的热爱让我觉得这一行能建立起差异化和护城河。为什么段总觉得耳机不是好生意?
段:为我们就卖发烧友的耳机,比beats耳机还要好。
网友:刚在苹果官网下单买了对Airpods耳机,居然要6周后才能发货。期待体验这么紧俏的理由。
段:美国目前也是六个礼拜。我已经不小心摔了一个,是在用完想装进盒子里的时候,还好有套备用的。美国目前也是六个礼拜。我已经不小心摔了一个,是在用完想装进盒子里的时候,还好有套备用的。     2017-04-17 00:23
网友:谢谢提醒。只想着怕丢了,没想到耳机也会摔坏。大道,iPhone不怕水了,如果以后再不怕摔的话,人们更换iPhone的周期从现在的2、3年可能会延长到 4、5年吧?
段:有这种可能性,但市场够大,而且用户不买手机每年花的钱也相当不少呢。
段:耳机里的磁片应该是很容易摔坏的吧,以前用有线耳机时更容易摔坏。
网友:好奇查了几个公司2015的营业额,发现600、700亿美金附近有一波公司扎堆。华为和松下在2015年的营业额几乎完全一样(628-629亿)。索尼略高一点(675亿),谷歌714亿。
然后苹果超出很多,2337亿,和丰田几乎一样(2365亿)。这种横向的对比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看到不同业务的公司营业额这么接近,是种很有趣的体验。
腾讯营业额约158亿美元,阿里巴巴约145亿,facebook营业额179亿,似乎在这个量级上也扎堆了。
全球营业额最高的公司仍然是沃尔玛,4821亿。
我在前段时间腾讯股价跌到200的时候补仓了一些腾讯,它还在接着跌,看情况还得接着补。补仓前我又做了一些草根调研,腾讯内外的人对腾讯这个公司组织的敬佩依然让我着迷。一个从腾讯离职创业的同学始终眉飞色舞地夸赞腾讯的效率,他在其他的互联网大公司工作过,评价是“根本不在同一个星球上”,同学举了几个例子:电脑坏了,报上去之后,60秒之内维修人员就到桌边了(带着新电脑);提出一个和某公司合作的构想,第二天上午那个公司的副总裁就被请到腾讯喝咖啡;对UED部门同事描述一个想加的功能只需要一句话,同事当场就把功能编出来(我那同学本来就是编程高手,还是会被震惊);几乎感觉不到审批的存在,唯一一次是项目经理向同学(产品经理)打电话求情,因为太忙,请求延长2小时审批时间;项目经理会全程把控进度,不用产品经理操心技术以外的事情,功能上线时间从不推迟......
学长也说过腾讯是个好公司,不知道会不会趁下跌收集一点?? 虽说下跌,PE还是高达50倍,要搁当初我肯定不买这么高PE的公司,但最近越来越看得开了,15年前是用8毛钱买网易,还是1.8元买网易,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网友:我现在有个感悟:好的投资、好的公司都不是可以量化的,不是从财务报表上看出来的。真正起到决定性的是公司使命感、企业文化、组织架构、战斗效率等等非量化指标。所以我有个大胆的看法:好的投资其实可以不看股价和财报,一个公司如果具有健康、拼搏、长寿、理性的基因,以当前的股价买入,不管PE多少,长远看来都不会是糟糕的投资。这里我们可以“偷懒”不看财务数据的原因是争议颇多的“市场有效理论”,那些“摸得着”、算得出的变量,市场上的聪明人、机构们已经帮你算过了。没有分析师敢在研报里说一家好公司因为它们强大的文化所以PE可以比同行业的普通公司高10倍,但事实上好公司的价值常常比普通公司高千百倍。
段:“市场有效'指的是“市场”早晚会有效的,这里的市场其实指的不是市场而是企业本身!比如,假如市场就是不喜欢网易,网易的股价一直在几千万市值,然后一年可以赚20亿美金,然后股价涨了,你觉得这和“市场"有多大关系?
网友:段总,您好!我也相信“市场”早晚会有效的,或者说有时候是有效的。公司的市值有点像个人的身价,一个人的财富是由这个人的能力决定的。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便会给予他更多的财富作为认可他的能力和功绩。但是,他的能力并不一定会马上得到认可的,好像一些科学家的理论、画家和作家的才华要等几十年才被重视一样。
段:你觉得非上市公司需要被人重视才被认可么?
网友:段总,您好!我觉得被人重视、被人认可是结果,能做出优质优价的产品是因。公司上不上市也会希望得到重视和认可的。这个重视的人包括了消费者、伙伴、对手、政府等,不是有了重视才被认可,而是有了成就才会被尊重和认可。但是这个认可有时会来得很晚,有些公司的产品是很优秀的,但因为某些原因,或者生不逢时等,没发展起来就倒下去了也是有的。谢谢指点
段:如果你真的明白什么叫“现金流'的话,你是会明白投资家和画家的区别的。
网友:感觉我之前的表述还是有点问题,我写“市场有效理论”打了双引号,其实意思是说市场在当下往往无法给一家优秀企业足够估值,因为受限制于“行业”、“平均”、“常规”等等东西。但是优秀的企业在几年之后一定会给出优秀的盈利、现金流,把之前的平均、常规什么的都碾压掉。换句话说,真正足够优秀的公司,不太会有机会“买贵了”。巴菲特突破了格雷厄姆的一个观念,认为用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也是对的,不必等优秀公司出现意外、闪出一个便宜价格。我的想法是:如果一家公司真正足够优秀,不管现在以什么价格买,都会是最合适的价格,哪怕看起来有点贵。
以网易为例,这是一家好公司,是因为公司的理念、价值观、和做产品的能力,它不是只有在即将除牌的时候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当网易后来涨起来了,其实还是一个很值得投资的公司。只要盯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看财务报表),知道那些没有变,它就会持续地带来惊喜。
段:是的,对一个一年能赚20亿美金的公司,你花2000万买下和花20亿买下都是合算的,前提是怎么才能知道他未来能赚到20亿。
网友:段大哥,您这段话是否可以理解为:企业本身所选择和坚持的企业文化、商业模式、产品、管理等等这些的价值,最终会以净现金流的结果让市场给出企业应有的价格?和投资的信仰:“买企业就是买企业的未来净现金流折现”的意思本质上是一样的。
另外请教段大哥,最近有传闻说川普要求苹果搬回美国制造,不知道对这一类的事情,投资人需要关心吗?没有具体的内容,也不知道该怎么关心;或许这是属于库克操心的事?
段:苹果要搬回米国了?这个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但在美国建个厂是有可能的,那是郭台铭需要操心的事情。  2016-12-21 04:42
网友:师兄,您好,我近期研究港股的海尔电器(HK1169),想向您请教一下我的分析逻辑有没有什么问题?(...略)
段:我不懂海尔的业务,所以数据无意义。还是那句话,当你需要问别人这家公司能不能买的时候,你还是不买的好。
网友:段总,觉得飞利浦怎样?医疗影像的世界三大巨头之一。我从很多荷兰员工发现“do right things”的价值观,深入了他们每个人的基因。中国分公司目前正在推广这种文化。
段:利浦是老牌公司了,但我没花过功夫研究。这类公司很难好的过苹果吧?
网友:最近网易的几个产品重新让丁磊回到了媒体的关注下。云音乐、严选、阴阳师,都让大家发现,“老门户”并没有垂垂老矣。另一方面,知乎上面有关丁磊有什么趣事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很有趣的回答。这些让我对网易和丁磊也重新认识了一遍。
丁磊当初和学长一起来浙大捐钱,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穿着一件班尼路的T恤,听说他现在主要穿优衣库,这个风格还是一路保持了。在浙大的演讲里,丁磊提到了网易局面的打开,和学长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先是打电话,后来又专程去拜访学长)。他们现在公司的风格,也还是很有fast is slow的影子。平常心、持续的进步、不做low的事情,一切都很自然,低调地成长。
吴晓波在锵锵三人行里曾经说过他认识的大部分富豪都不快乐,除了丁磊。我想他这么说的时候忘了大洋彼岸还有个快乐的Mr Duan。这一派其实都是快乐的。
其实有个问题我疑惑好多年了,不知道学长愿不愿意“开蛊”,您博客前缀里NTESWJQ到底是什么的缩写呢?NTES我猜是网易,WJQ是什么呢?
段:我不认识吴晓波,看过一眼他写的“大败局",知道他不太了解我们公司。
网友:丁磊不太可能不知道JT叔叔,只是不知道和他学了没有,那也是乐趣满满的事情。很喜欢网易的云音乐,有点苹果的感觉。“做音乐是为了灵魂的对话与沟通---网易UFO丁磊”(是UFO)。苹果有次发布会最后U2的主唱和库克说“We are the blood in your machine”,印象很深。他们都有音乐的灵魂和血液,在他们的产品里能一下就感觉到,能打动人心。
段:JT那个抽烟法,我也觉得不靠谱。
网友:1.松下一样的不仅仅是本分,还有平常心,不过用的另外一个词,素直之心。
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日本企业做的楼盘的时候也不知道为啥脑子里立即清晰的蹦出了“素直”这个词,当时就在想万科存在的差距用多少年也未必能赶得上。大致一两年前想起来觉得这好像是日语词汇不像中文,不知道具体的意思,查了查,居然是松下幸之助提出来的,他在《经营的本质》里强调素直之心,看它的意思居然和平常心的意思一样一样的,觉得有意思。
2.产业报国是果不是因,不可强求,看这里说的2008年后松下就改了不再强调,开始强调企业的社会角色与环境。这后面的理念不违背/符合企业经营之道,觉得应该属于利润之上的追求吧,和苹果的价值观里部分内容是一致的。
段:我去松下时确实在社长室里见到“素直”二字的大匾(竖排的),当时以为就是本分的意思,一直没找人确认过,最近想起来问的时候把字打成“素质”了。不过也好,顺便查了一下社训,有收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