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最信任的三个人,一个是总理,一个是元帅,还有一个是谁?


为防失联,请关注以下账号备用:
邓公一生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也结识了不少人,其中与邓公交情最深的有三位,第一是周总理。邓公与周总理是留法同学,两人曾在巴黎并肩革命,反抗法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压迫。回国后,邓公与周总理再次并肩在红色阵营奋战,最终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击败所有敌人,成功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伟大的民族解放。

除了与周总理交情匪浅外,邓公还与李富春同志结下深厚的友谊。李富春是留法学生中的“老大哥”,比邓公先一年到达法国。他对年轻的邓公十分关照,尤其是在邓公经历困难时期时更是悉心照料。当邓公囊中羞涩、生活艰难之际,李富春多次伸出援手,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帮助邓公渡过难关。
土地革命时期,邓公因反对王明的“左倾”错误而被免职,加上妻子与他离异,生活陷入低谷,心情沮丧。这时,李富春主动前来慰问,并劝导他要振作起来,不要因为困境而放弃。
在李富春的鼓励和开导下,邓公重新振作,继续投身革命事业,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

1939年,邓公心生爱慕之情,对来自云南的女青年卓琳展开热烈追求。然而,卓琳感到与邓公有着巨大的差距,对两人的未来持怀疑态度,因此婉拒了邓公的爱意。面对拒绝,邓公感到无措,转而求助于好友李富春。李富春曾成功撮合过彭老总和浦安修,对于月下老人的“牵线搭桥”颇具经验。得知邓公的困境后,李富春主动与卓琳交谈,以情动人、以理说服。
在李富春的努力下,卓琳逐渐放下心防,对邓公的感情开始动摇。邓公得以再次向卓琳表达真挚的爱意,最终成功征服了她的心。一个月后,两人喜结连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结婚的当天,同志们想要将邓公灌醉,轮番向他敬酒,却发现邓公依然清醒如常,而敬酒的同志却一个个酩酊大醉。原来,李富春为了保护邓公,事先已命人将他的酒杯里偷偷换成了白开水。这一幕成就了邓公“千杯不醉”的传奇,也展现了李富春对好友的关心与体贴。

动荡时期,邓公两度被罢免职务,一些同志因担心与邓公关系过密而主动断绝了往来。然而,李富春却始终与邓公保持着联系。在邓公最困难的时候,李富春托人送去两包香烟,以此表达慰藉之情。邓公深受感动,称李富春为自己的兄长,感到非常安心。
另一位邓公的知己是聂帅。聂帅曾在法国留学,回国后被聘为黄埔军校的教官。土地革命时,聂帅在红1方面军中担任要职,深受毛主席信任。长征时,聂帅与邓公结伴同行,相互照料,携手走完了万里征程,顺利抵达陕北延安。延安气候干燥,邓公不适应,不久便因水土不服而病倒。聂帅得知后,立即为邓公寻来营养品,帮助他恢复健康。这段经历让邓公深感感激,对聂帅的友情更加珍视。

建国后,邓公和聂帅同住西山,两人是邻居,常常互相串门,谈天说地。动荡时期,邓公遭遇挫折,聂帅同样四处受气,接连遭到批判。
1968年,聂帅实在忍受不了江青的所作所为,干脆宣布离休,随后寓居家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聂帅并没有因此而对国家大事不再关心。1976年,叶帅决定对“四人帮”动手时,提前与聂帅商量,聂帅表示支持。
1977年,党内就应不应该请邓公复出产生了争议,聂帅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邓公,最终促使邓公重回中央工作。同年,聂帅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协助华国锋处理军务。然而,聂帅已经有了隐退的想法,很少参与军委的重大决策,军委的日常工作也交由叶帅全权处理。

80年代中期,聂帅宣布离休,晚年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以学习、钓鱼为乐。然而,1992年,聂帅突然旧疾复发,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他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便重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领会主席的革命精神。然而,5月中旬的某天晚上,聂帅在睡梦中溘然长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