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失联,请添加关注以下账号:
众所周知江青是毛主席的第四任夫人,两人在一起度过了整整38年的情感婚姻。然而殊不知,江青在遇到毛主席之前,其实曾有过三次无疾而终的婚姻。虽然当时她和数位前夫都情深恩爱,但是唯独第四段婚姻才是她一生真爱。那么,1937年7月下半旬,江青在去往延安之前,到底有着怎样的特殊经历呢?
江青出生于1914年的山东诸城的一个小县城,其父亲李德文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手艺人,在县城里经营着一间木匠铺。江青的母亲栾氏为李德文的续弦,在她进门之前,李德文和原配夫人已经生有两儿一女。因此对于庶出的小女儿江青,李德文并不是很喜欢。
江青自小就非常聪慧、倔强,非常喜欢看古典诗词和名著,在学堂里亦是深得先生的欣赏。然而父亲仍旧厌恶她,时常对她和栾氏打骂、撒气。
有一次,李德文和县城里一个大财主因买地而打起官司,后来导致他钱财两空。吃了败仗的李德文称是小女儿江青和续弦栾氏拖累,回去后就将他们母女二人暴打一顿。
父亲的日常家暴和虐待,导致江青自小担惊受怕,后来再也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于1926年时,李德文病重去世。眼看家中生计难以维持,栾氏就带着女儿江青到天津投奔姨妈。在姨妈家借住的日子里,江青和母亲还到过工厂做工。2年后,姨妈和姨夫一家迁居到山东济南,而江青母女亦是跟着一路过去。而正是在济南谋生期间,江青开始对戏剧有了浓厚兴趣。在姨妈一家的鼓励、支持下,她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进了山东实验剧院。
在校就读时期,外貌条件不错的江青很快引起外界关注,再加上她自身原本就非常努力,在戏曲上亦是有着深厚、精湛的功底造诣。毕业后,江青初露锋芒登台演出,深得观众的喜欢和追捧。1930年时,江青嫁给了一个姓黄的富家公子。这位黄公子相貌英俊、斯文,且家中富裕、有权势,乃是妥妥的高富帅。
然而,江青无法忍受黄家的规矩呆板、生活封建。结婚仅数月后,不堪负重的她提出了分手,然后分文不要地离婚而去。离婚后,江青前往青岛谋生,在昔日院长赵太侔的帮助下,她被安排到青岛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同时还可以在校旁听学习。期间,江青开始接触各种进步思想,而且与青岛大学的进步青年俞启威相识相恋。1931年,家境富裕、出身良好的俞启威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迎娶江青为妻。后来,俞启威因参加革命不幸被捕,而江青害怕牵连,随即逃到了上海躲避,两人原本幸福甜蜜的婚姻亦是因此结束。
江青到了上海后,开始投身于演艺界,并凭借演出的电影《娜拉》轰动一时,成为红遍大上海的电影明星。1936年时,江青为了前途考虑,决定与编剧唐纳结婚。然而婚后没多久,两人经常为了小事争吵不断,甚至闹得唐纳为了她数次自杀。江青的性格是自由惯了的,向来不受任何人或事约束。所以关于她和唐纳的第三段婚姻,她最后亦是选择果断分手。直到1937年7月时,眼看日寇即将侵入上海,江青无奈放弃自己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跟随大批进步青年远赴延安。
毛主席为什么会娶江青?
我作了解答:当时,江青只有二十四岁,年轻而又漂亮。眼睛大而亮,眉毛弯弯的,鼻子挺秀。江青头发乌黑浓密,皮肤白皙,而且又擅长打扮。即便在延安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她也会把肥大的军装改一下,显出腰身,凸显自己的好身材。
江青虽说连高小都没有毕业,但是在上海演艺圈里刻苦学习,懂得文学,有文化修养。她跟毛主席的共同爱好是京剧。她当时在延安演《打渔杀家》中的萧桂英,深得毛主席喜欢。江青的字也写得不错,当年她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要用楷体字在卡片上登录图书,所以她能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在空闲的时候,江青会跟毛主席一起打扑克牌,江青洗牌很快,分牌也很快,出牌也很刁,毛主席常常玩得哈哈大笑。
至于江青为什么要嫁给毛泽东,那可以从她的一句话找到答案:“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我如果不能成为英雄,也要成为英雄的终身伴侣。”在江青的眼里,毛泽东就是“英雄人物”。
而正是在延安期间,她遇到了毛主席,并于次年结婚。而这次的第四段婚姻,或许才是江青一生的真爱,所以坚持了整整三十多年,而且从未放弃。即便后来她被捕、自杀,但是临终前留下的那句遗言“主席我爱您,您的学生、战友来看您了。江青字。”可见,在她心里,唯有第四段婚姻才值得她刻骨铭心,亦是她一生的仅有真爱。
江青到延安时,毛主席和贺子珍正与贺子珍闹矛盾,而贺子珍更是因此赌气出走,之后与毛主席离婚,而这段时间江青则一直陪伴在毛主席身边。
在那段时光里,江青就是一个性格开朗大方、爱笑,且办事利落的姑娘,大概江青也正是凭借这一点进入了毛主席的视线,不过当时由于江青在上海的丑闻满天飞,鉴于毛主席在党内的身份,绝大部分同志都是反对毛主席娶江青的。
只是后来,毛主席却力排众议娶了江青,不得不说,年轻时候的江青,还是很有魅力的。
婚后一段时间内,江青都是一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性格温和,将毛主席和孩子照顾的很好,因此,在最初的那段时间,两人感情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后来,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
江青能够在政治上登峰造极是因为她借助毛主席夫人之名来实现其政治野心。随着江青权力的极度膨胀,政治野心越来越大,她跟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毛主席曾经多次批评过江青,约束她的政治权力。
因为自身容貌和气质出众,江青也是出了名的爱拍照。
1953年,江青在苏联养病,在雅尔塔疗养期间,曾留下过不少照片,其中一张在湖边大树下拍的照片,头发乌青浓密,面色红润,身着一袭白裙,整个人显得十分优雅有气质。
如果单看这张照片,那江青一定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子,任谁也无法将她和后来的那场baoluan联系在一起。
但其实,早期的江青,尤其是刚与毛主席婚后的那段时间,她性格十分恬静,每每看到毛主席与人商议事情时,添过茶后就静悄悄退下,从不打扰,显得尤为懂事,而私下与主席相处时,时而俏皮,时而温柔,确实非常让人喜欢,而她那个时期的照片也都非常的有气质。
在下面这张四人照中,其他三人都是规规矩矩的,而唯有江青将双手撑在地上,表情俏皮,一身西装裙子更是衬托她格外有气质。
而下面这张骑马的照片,江青带着明媚的笑容,身姿挺拔,俨然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完全想不到她这时候已经快三十岁了。
早期的江青是非常喜欢穿裙子的,只不过这个习惯在1960年之后,就慢慢的被改变了,尤其是到了1967年的时候,江青则将自己的穿搭完全的男性化,穿军装,戴眼镜,俨然一副女干部的架势。
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六十年代。照片上,江青头发往后梳,整整齐齐。她看上去精神焕发,气质不俗。主席和江青站在一起,两人肩膀贴肩膀,显得十分亲切。主席沉稳大气,充满威严。
一个聪明的女人
据说,毛主席和江青从工作到个人爱好,兴趣都很一致。您如何认为?
我回答说:不尽然。应当说,江青与毛主席有很大的差异。就拿生活习惯来说,毛主席昼夜颠倒,江青的作息时间则是正常的;毛主席嗜辣,江青喜欢清淡。不过,当时的毛主席和江青又有许多共同的兴趣,诸如爱好京剧、喜欢古典文学、喜欢书法等等。江青也会尽量去适应毛主席,比如,江青知道毛主席喜欢读《红楼梦》,她也就钻研《红楼梦》,到了后来能够对《红楼梦》进行种种评论,甚至自称是“半个红学家”。
江青跟毛主席漫长的三十八年的婚姻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贤妻良母”期,从1938年11月到1955年。如前所说这一时期江青是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虽说在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以及在1954年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中她曾经尝试崭露头角。
第二个时期是“分居休养”期,那是1955年江青查出可能患子宫颈癌肿。她几次去苏联治病。并开始与毛主席分居。他们的分居不仅是因为江青患病,而且也由于彼此生活上的分歧逐渐扩大。江青称毛主席是“土包子”,毛主席则指责江青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第三个时期是“政治野心膨胀”期,那是从1963年开始。江青得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的支持,开始以上海作为“基地”进行“文艺革命”。她在张春桥、姚文元的协助下,抓八个样板戏,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旗手”。此后,在“文革”中成为“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直至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登上权力的顶峰,人称“红都女皇”。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温柔恬静这个词不再被用到江青的身上,而她内心的刻薄,极度,野心开始疯狂滋长,这段时间,江青干了许多的“坏事”,她成功地将自己推到了权利的中心,但也成功的毁了自己。
年轻的时候,她以美貌和气质而出名,可是这种美貌和气质并没有延续到现在,虽然,随着年纪的增长,外貌会随着衰退,皮肤和身材自然无法与年轻时保持一致,但气质却是完全不同的。
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善良与温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么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不至于被人贴上“长相凶狠且丑陋的标签”,而后来的江青则变成了这个标签下的人。来源:综合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