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大年初三,热闹的一天,这两三年身边的人手,从没有这么富裕过,大家都抢着带孩子。
记得最难的时候是儿子儿媳刚刚出国,那时候我在北京一个人带着孩子,小孙孙才两三岁。
找家政照顾孩子也是不太放心,这点多少有些当初我夫人找人照顾的阴影,这件事之前我也记录过一二。
然后就是,口罩的原因。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带,回老家再找个帮手。
人总是这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别人提醒多少次,不如自己经历一次。
在回老家之前,我一个人带着小孙孙确实有些手忙脚乱,儿媳叮嘱孩子的碗筷都要放入消毒锅里进行杀菌。
所以那时候,孩子睡着之后我都会把他一天用的餐具,水杯,奶瓶等,洗好消毒。
后来回到了老家,也就是亲戚与我还有孩子三个人生活,好在亲戚能干且勤快,所以才能把孩子照顾得那么好。
回到北京之后小诺和我们一起生活,多少能搭把手,三个大人带一个孩子就显得从容些。
不过这几天,儿子儿媳回来,还有亲家一家人,真的能体会到什么是人手富裕了。
团聚是短暂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常态,这种变化有点像股票突然来一两次涨停,惊喜之余,也要知道这不是常态。
说到股票,我想聊聊老钟,这位老哥哥,又是一年春节了,算算他已经走了十来年。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影响足够大,那么在生活中就很难避免会不停的想起他,老钟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个人。
说来我们俩的投资理念也不怎么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不是全职投资炒股,或者是全职炒房。
在这一点上,我们能达成共识,那就是要有自己的事业,而这个也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不与社会脱节的窗口。
当然,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全职炒股最难的点,就在于对市场寄予太多期望,也给了过多关注,这反而影响自己的心态,除非那种非常适合投资的人。
在老钟认为:“通货膨胀这种事情,对两类人是无效的,一个是身无分文,另一个就是时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人。”
前者非常好理解,既然没有钱,还担心什么贬值呢。
第二点稍微难懂,我解释一下,在老钟看来,时刻与江湖保持紧密联系的人,并不会太受通货膨胀影响。
举个例子,比如90年工资一个月150元,那么如今15000元一个元工资的也不少吧,100倍!
其实工资这个事儿,也是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但很少人会往这方面思考。
但是如果这个人90年拿着150元就坐吃山空了,相当于整个人与江湖关系脱节,那仅靠存款是很难跑赢通货膨胀的。
所以,涨薪也是得益于通货膨胀,如果哪一天,你们发现薪水不怎么涨了,就要思考,是不是还要担心通货膨胀呢?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曾经写出来发了两遍都没有被通过,以后重新修改下再发出来。
老钟对于投资有着自己的理解与体系,对于他这种运气还奇佳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非常震撼的话,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任何有弹性的资产与事业。”
这句话我得解释一下,要不然不容易理解,而这也是老钟投资的一个逻辑。
在他看来,任何资产都要比现金更容易跑赢通货膨胀,但是任何资产又没有现金可靠。
这句话我们再来拆解下,货币是很容易XX大家懂的,放水嘛。
但是资产放水相对难一些,注意我说的不是资产无法放水,而是相对难一些。
比如房子,总需要土地,钢筋水泥,资质,物业配套,周边设施等因素。再比如股权,真的得到认可的公司,股权也不会在短期内泛滥。
类似这些东西,在老钟的眼里看来,都是属于弹性大的资产,因为波动大。
而创业相对于打工,就是弹性大的事业。
回来再理解:“资产更容易跑赢通胀,但是资产没有现金可靠”这句话。
是不是创业更容易财务自由?但是创业可没有上班稳定,尤其是类似过去三年,多少私企老板羡慕央企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呢。
但是前段时间放开了,三亚的有些老板说,短短期间就把三年的亏损都赚回来了。我们且不去考量真假,既然人家敢这么说,我们就能想象变化肯定很大。
亏了三年,结果一两个月赚回来了,这就是弹性。
可以走几年的背运,只要还活着,就有概率一下子翻身。
但是为什么我只举例三亚,虽然全国都有好转,但是能短期如三亚这么有代表性的,肯定不多。
其实股票也是如此,风险是有的,但是有些人真的能靠股票翻身,就是因为它弹性大,也许上个月周围的人还在同情你,但是下个月不知道踩到了什么风口,一下子涨了很多。
这是小概率,但是拉长时间就都有概率和希望,也是大多数投资者愿意冒险的根源。
在老钟认为,资产更容易跑赢通胀,但是又没有现金可靠。
因为大部分人的钱在资产里并不是如鱼得水,买房的变现难,买股的大部分被套牢,还是现金花着最及时。
但是长远来看,因为资产会间歇性上涨,波动大,能抓住节奏的,就会比货币更容易跑赢通胀。
这些思想都是老钟投资的根基,在二十多年前他就坚信资产会跑赢通胀,但是他并不是所谓的长期持有,而是不断在资产与现金中不断调配变换。
跑赢通胀,其实并不一定是持有不动,而是在不断切换,就像做买卖进货卖货一样,大家经常调侃指数十多年3000点了,如果真的不动,我想也不一定能跑赢存款。
投资与做买卖一样,有时候就是钻进死胡同,自己难以自拔,如果多吸收一些观点,结合自己的资金,性格,家庭,事业等因素考虑,会有一套自己适合的体系,它不一定是最赚钱的,但是一定要最契合自己的情况。
老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我思考再三,还是以委婉的方式记录下来吧。他曾经说过:“资产大的弹性,注定就像寻花问柳,快乐多但风险也大,一不留神命没了也可能,钱没了也是大概率,但是乐趣和惊喜也是不断。都说现金会贬值,这就像稳定的伴侣,虽然不一定有多少惊喜,也知道会衰老,但是一定是最可靠的。”
大家客观去看待这段话,其实我理解就是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稳定面临的就是贬值。但是老钟的比喻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大家兼听则明,仅供参考理解。
这个春节本来想叫着敏秀去看看老钟,但是初二就来到了浙江,所以也耽搁了。
其实,看也是触景生情,只要在心里念着,他就并没有走远。
人生的路上一定会读很多书,有些是别人叙述,有些是自己阅读,有些是别人拍成了剧,也有些是自己身边的所遇之人。
我从不贪多,大多数书籍是博观而约取,但是对于给自己帮助大的,我都是反复“阅读”,书、人、事等,皆是如此。
老钟,就是我非常佩服的朋友,也是我反复琢磨和思考的一位朋友。他就像一本书,我在这些年也回忆过无数次,每次都能加深自己的感悟。
这个春节,也敬老钟一杯酒,三十年的友谊。
福
春节快乐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