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今日立秋,是全年的第十三个节气,从今天开始,也是秋天逐步来临。任何阶段的来临都有个过程,比如立秋,并不是说天气一下子就凉爽了,而是开始转变。
投资也是一样,很多人认为抄底,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他们经常以天去看,而不明白过程是时间很长的。
需要注意的是,从立秋开始,大自然阳气逐渐转弱,阴气增加。树木也开始凋零,黑夜也会变得更长。所以,在秋天之后,从饮食和生活上都应该以“收”和“养”为主,不能像春天那样冲劲十足。
记录下生活,也聊一聊交友。
前两天妹夫说他拿走那只鸭子死了,他是给亲戚发的消息说的。原本他想着吃肉才拿走的,但是养烦了,直到死了也没几两肉。
估计他应该也没有吃,因为不值得开火。这件事情一直没跟小孙孙说。
今天他画画的时候有一只小鸭子,他问我说:“爷爷, 我那只中子星小黄鸭怎么样了?”
我当时没有告诉他已经死掉了,就说回头我给你问问。我记得因为这只鸭子,还给妹夫他们家买了几个摄像头。
其实这么多年我们都彼此了解性格,但是作为朋友的话,这个小妹夫跟我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因为接触一两次,就不会有来往,但是作为亲戚,很多事是没法选的。
他这个人贪小便宜一辈子,若不是我一直让步,他可能现在混的会比较差,他有时候喝多了自己都会说:“大哥,若不是有你,我们现在房子都买不起,但是我不谢你,会叫咱们这关系呢”。
可见,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别人的东西,总是惦记和算计别人,是很难有出息的。这类人很多,啃老族也是其中一类,年纪轻轻不想着去外面广阔天地去打拼,总惦记着父母老两口兜儿里那点钱,是没有出息的。
但是妹夫这种性格也是无法感动的,就是你做多少他也不会由衷感谢,或者感动。我想象每位读者可能都会遇到让你无奈的亲戚,这就是中国传统特色。有些人选择了远离,有些人选择了面上过得去,有些人选择了让步。其实任何选择都对,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就看每个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了。
我自己是一直包容着两个妹妹的家庭,因为作为大哥我也是有义务去帮一帮他们。尤其是父母离开之后,她们也是我为数不多的亲人了,我不希望在利益上让彼此疏远。
而且这些要求还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想就让个步吧,她们看的是利,我看的是情,也算各区所需吧。
之所以和妹夫这样为人处世的人成为不了朋友,不仅是因为他的占便宜,更多的是不理解,说白了给他多少,都感觉不是一条心的人,这就是现实,但是我也不奢求,只是想把这一世的大哥做好就行了。
回到北京之后,很多老友没有再聚,生活已经归于平淡,圈子越小越能安静去体验生活。
以前就像飞起的尘埃,忙忙碌碌,但总有尘埃落定的阶段。
但是我非常庆幸的一点就是,我所有长久相伴的朋友,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无论富贵与贫穷,时间怎么改变,相处起来就是很舒服。
家人亲戚是没得选的,朋友是可以自己选的,为了不为照顾别人的眼光和情绪而活,最好选择那种一条心的朋友。
首先都是会为对方着想,而不是去恶意揣测。比如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心里想的都是对方肯定有难处,表示理解,而不是翻脸指责或者恶意揣测。
还有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会站在自己这边,就像他们遇到困难,我也会和他们一路一样。有些杠精会说,如果朋友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你也帮他么?那么我就不明白,你这是怎么选的朋友呢?其实大家都是差不多才能成为便宜的吧。
相处的结果也是多年选择的沉淀,这种关系,不累不消耗,不用心里还去担心这担心那,甚至什么时候对方给你来一刀子。
今天看一位读者分享的留言,我引用一下:
说下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我有一个闺蜜,从小就是邻居,后来她转学去了市区,我们便见面少了,但是还会写信,我相信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但是到了高中,学业繁忙,联系少了,回到家经常看到她的短信说:“不回我?是不是友谊尽了什么的?”
我一直尽力维系这段友谊,大学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城市,她更加脆弱敏感多疑,有时候我都有错觉,就是我们两个女孩子是不是在恋爱。
我当时跟我妈妈说,自己男朋友都不用哄,还要每天哄她。
前几年,我们搭伙兼职创业,亏得一塌糊涂,我本想盈亏自负。但是她开始埋怨我能力有问题,人前背后诋毁我。
后来她还专门拍视频细数我的问题,连我初中暗恋别人,给她写的信她都放到网上,说我初中就不学好。
我才理解寿老说的,没有近人毁不了近人,当初就应该及时止损。她父亲是老师,母亲全职主妇,家里供奉着神仙,我小时候还认为这种家庭出来的人应该温和,没想到如此敏感极端。
吐槽无力,真的是形容不出心中酸楚的万千。
有的时候人和人之间也是一种缘分,就是说不清道不明,可能也是一种考验,我相信这位读者如果看开之后,会轻松些。
之前父母生病,还非要在老家生活,他们说老家有两个女儿,照顾起来方便,而我工作也忙。
后来的结果是,两个女儿去的次数非常少,反而是我每周都从北京飞回成都。
后来实在熬不住,有一次吃饭敏秀说:“你的眼里都是血丝,自古忠孝难两全,这边事业吃紧一群人跟着你,你爱人的身体也离不开家人,那边父母需要照顾。”
敏秀一张飞机票去了我老家,她一去,我心就放下了,但是那个时候她也非常富有了,也有自己的生意,如果不是因为友情,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到老家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是敏秀后来才跟我说的。我那个不争气的妹妹和妹夫(我说的都是小妹妹和小妹夫),居然还和她借钱了。
那次妹妹妹夫接连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理由是看中了一个店铺,钱不够。这么多年帮下来,他们就属于一次不帮就会抱怨(闹别扭),但是一旦我脾气上来他们也不敢说话,这些年就是这么一种相处方式。
考虑到父母和亲情,每次都是我帮了他们,所以亲情维系的算好了。那次借钱,我工作比较忙,中间还坐了一次飞机,就没回复他们。
结果看我不接电话回短信,这两口子肯定骂骂咧咧了,居然跑到了父母家,当着敏秀跟生病的父母抱怨,说什么:“大哥这人吧,说到底还是看不起我们这帮穷亲戚,连个短信都不回了,一遇到困难找他,电话也不接了。”
敏秀说当时我母亲听他们说到我,一个劲儿咳嗽,老人家才不会信他们的话,只是担心这兄妹之间的感情。
作为朋友,敏秀是听不得别人这么说我的,就跟我妹妹他们说:“妹妹,我和大哥认识十几年了,你们不能在背后这么说他,你们可知道他这些年吃了多少苦,我想,帮了你们多少心里也有数吧。我没资格说教你们,但是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需要多少钱跟我说也是一样。”
妹夫开口了:“姐姐,六十万,既然买店铺,我们就想买大的,地段好的。”
敏秀说:“这个店铺一共多少钱?”
妹妹这次声音小了说:“一共就六十万,我们也没什么钱。”
敏秀说:“合着你们俩一分钱都没有,都不出啊?”敏秀的性格其实极为剽悍,当年在新街口她可是一手一个啤酒瓶跟别人干架。我相信,若不是因为对面的是我妹夫,还当着我父母,她可能早就发飙了。
这时候母亲看到这个场面咳嗽厉害,赶紧拉着敏秀手说:“孩子不懂事,您莫怪,一分钱都不用借。”
母亲指着妹妹让他们走,这件事,据说晚上等老人睡着了,妹妹两口子单独找敏秀来,敏秀当晚给北京的人打电话给他们转去了六十万。
回来之后,她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告诉我,我赶紧把钱给敏秀还了回去,然后开回家的路上,我给妹夫他俩打电话,是妹妹接的。
我第一句话就是:“开免提,把你老公叫过来。”
一路上,我数落了他俩二十分钟,最后妹妹说:“大哥,明天我们把店铺转了,能有多少钱还给人家。”
还什么呢,我都已经还了,这个时候我也无奈,该骂的也骂了,最后声音小了很多说了句:“看着办吧。”
看着办的结果就是不办,或者没法办,对方根本不给他们退钱,买商铺这件事本身他们就被人忽悠了,他俩哪儿有那个脑子。
这次回到北京,我和敏秀也没联系,就像和其他朋友一样,但是我看过她发的几次状态。有时候也担心一聊起来就停不下来,尤其是她那个“钟爱一生”的名字。
但是我从来不会相信,这种朋友会反水,会背后捅刀子,即使天涯海角也若比邻,即使长久不联系,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也是很多人投资,为什么喜欢白马股,因为它们相对稳定,不像妖股那样大起大落,不会突然给你来几个跌停,当然,股票毕竟具有周期性,这里只是打个比方。
投资如交友,什么人做什么样的选择,我是喜欢那种稳定,良性,心安的方式。事业的成功,思维的提升,都需要稳定的心态,说白了后院不能起火。这个后院不仅是家庭,还有身边的朋友等人际关系。
朋友有时候就是和你相伴的武器,能帮你上场杀敌,但是很多人却被自己的伙伴所伤。
有人说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征服那么多土地,就是因为一生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仗。这个时候杠精肯定会说:“难道他不喝水么?”这里应该吸收的是专注的力量,而能做到专注,很大程度决定于身边的人,不能你扯后腿。
今日立秋,一枕新凉一扇风
晚安,各位读者。
立秋已至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