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我经常会问自己问题,尤其是深夜独处的时候,这种思考是我做出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我以前认为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对于成年人的一种馈赠,只有这个时候才是为自己而活。经常有人下班之后在停车场的车里再坐一会,这份安静的独处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以我的经验,这个时候思考问题思路更清晰。
最近小管家跟我们一起生活,她经常会问我问题,这和以前工作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我是老板,她是员工,而且中间还隔着中层管理,所以我们的接触并不多。以前没退休的时候,任我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会有和她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日子,她不仅问我,也问亲戚,从种地到厨艺她都攒了不少问题。
身份的转变,令每个人都轻松很多,以前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共同话题,那时候都在为生意奔波,每个人都无法卸下枷锁。我想,曾经夜深人静忙里偷闲的日子,可能就和现在退休差不多。放下白天的疲惫和压力,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楚。
今天一位读者分享了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跟我留言是这样的:“寿老,您说的思考,我之前没有想过,只是把炒股当作赚钱,甚至像上班一样,所以得失心特别重。您也知道,上班是不可能亏损的,所以这种得失心令我压力很大。借助您文章的那种思维,我发现自己也适用这种情况,十多年来,股市里的钱只是数字的波动,实际上并没有用过一分改善生活。从看了您这篇文章,我就一直不断提醒自己,这一年来收益挺不错,而且心态也很好。”
他说完之后,我也重新看了一下一年半之前写的这篇文章,其实很多观点都是永久适用的,原文如下:
今天是2021年的大年初一,各位都吃饺子了吗?在北京的这么多年我早就知道在北方大年初一要吃饺子。记得有几年没回老家过年,早上一起吃饺子还是很幸福的。我记忆里面,老家的初一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日子顺顺利利。
四川是天府之国,这里的生活很巴适,摆摆龙门阵,打打麻将,冲壳子。不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我,感觉骨子里已经是个北方人,但是心中也有家乡情。我在新街口护国寺吃麻球儿,豆汁儿,在东来顺吃北京涮肉。说实话和我们四川火锅比起来,差了点劲道。
我们这大年初一,女人是不回娘家的,其实说的也是理由,妹妹准备回来,说是明天,明天家里能热闹下,亲人的相聚,能多一次就多一次,聚一次少一次了。
最近来我家串门的,我都给个红包,图个喜气,我也不知道现在老家什么水平,一人六百吧,图个吉利。2022年的春节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在老家过年,给大家留个好印象,毕竟钱这个东西花出去才是自己的。(事实上,22年春节也是在老家度过的了)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们一生都在赚钱,拼命的奋斗,努力的投资,现在有句话很火叫不忘初心,有时我静下来思考,其实初心早就忘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从90年开始接触股市,亚军大哥指点很多,他在我的心中是不折不扣的大哥,因为我和老钟年纪差不了多少,而和亚军大哥差的多了些,当然,也有性格问题。
后来1992年的秋天认识了老钟、敏秀、安晓蕊、露西他们。不怕大伙笑话,我一生没有在股市里受益。所有的一切都是纸上财富,我最多的时候就是空仓放在余额,股市对我来说是个大池子,我自己的账户里的水是越来越多,可是我没有喝一口。
我也曾说过,我孝敬父母,教育孩子,交际友谊,生活开支,都是我工作事业赚的钱,我还要用闲钱去“支援”所谓的“股市”和“楼市”,我买的房子理论上赚钱了,可是我几乎没怎么卖,我买的股票更是赚钱了,可是我几乎没有提现过。
这就像一场游戏,玩的是一种满足感,和提升生活本质和财富自由已经无关了,满足了自己的好胜心和虚荣感。我不知道两个退休的人,一个有一套三居室没有股票账户,手里有一百万,每个月有退休金。另一个有一百套三居室,股票账户躺着几个小目标,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房子不卖,直到最后一刻,这一生所有的溢价和翻倍就是个心理满足,股票亦然。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我存在,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股民的钱放入股票基本都是十年以上,不同的是有些人是套牢,有些人是盈利,有些人是余额,都想着初心是改变生活,可是余生可能都不会用这笔钱,甚至会一直往里补仓,亏了想拉低成本,赚了想赚更多。
很多人说,我把股市里的钱,去买房子了,听我说,一样的,房子不变现对生活影响也不大。你去消费还是要乖乖给人家钱,你总不能说我北京有房子就免费。很多人有一套北京房子,翻了十倍,你也要住,对你生活没什么改变。很多人有多套房子,都会拿着,很少有人卖掉改善生活的。
去年带小孙孙去游乐场,我突然有所感悟,一进去游乐场要兑换一些游戏币,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些游戏币去体验更好的乐趣,但是大部分人在迷恋追逐游戏币的过程,结果没玩过几个项目,想一想也挺愚蠢,一但游乐场关门,游戏币也不能拿出来,就算拿出来到了现实世界也没有用。(这个观点与比喻后面一年多的文章,也提及过)
股市和楼市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就像在社会这个大游乐场拼命的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筹码或者游戏币的收集,可结果呢?你们周围多少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买了两套房子,而自己连飞机都没坐过?就像之前有人咨询问题,单亲母亲退休了手里还有几十万,问我如何理财买股票。
我最后和她说,趁着母亲能吃能喝,能玩能走。拿着这笔钱去开开心心的享受去体验,我认为人生的某种意义就是体验你从未体验过的美好。结果这个人很不屑,我心想如果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你这几十万的意义在何方呢?
有时候我在想,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没什么不好,如果我们都没有财富自由这些压力的话,会不会活得更轻松呢?因为拼搏一些身外之物的时候最终压力那么大,最后还无福消受。您说,我们为了子孙打基础,我国人确实聪明,但未必智慧,有些事情也不一定好。
财富留给子孙未必是福,而且我们很多这一代的财富积累靠的是过度的开采,破坏环境,这都不是智慧的行为。所以现在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也是势在必行。
不是让大家不炒股,但是也请大家想一想:
第一、炒股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不忘初心。
第二、炒股赚了钱亏了钱,本身是个很长期的投入,除非割肉离场。
第三、我们的财富也许就是游乐场的游戏币,把心态放轻松,别把精力都放在搜集游戏币身上。
趁着我脑子清晰,记忆力还行,有些东西写出来就写出来了。再过段时间也许都忘得七七八八了,观点的本身都是辨证的,我的观点是基于我的环境、学习、工作、经历、读书、所见所闻的经验总结。
绝不一定正确,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可是我就不学了也不听了,就好像我也没强迫任何人能够接受我的看法。我们的时间都宝贵,不能在这些事上无意义争论,很多观点争论了几千年了也没有结局。
吃下的饭、学到的知识、花出去的钱、领悟到的经验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别人的,早晚以另一种形式转化出去。
我很喜欢观察大自然,比如大海的波浪就很有启发:或惊涛骇浪、或万里无波、或蓄力奋起、或归于平淡。人生也有大起大落,但最终都是归于平淡,我认识的人也不少,任何享乐和刺激,都只是一个阶段的状态,就像海浪冲高的那一刻,但最终也会粗茶淡饭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区别。
今天这位读者其实就把文字里的东西,结合自身进行调整,这是最快的提高方式,就是用别人的经验去完善自己。所以我一路以来,也非常感谢自己人生中遇到的贵人。
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网络,但是生活中我也是非常珍惜的,很感谢亚军大哥和老钟的出现,他们的视角思维总是很独到,而且自己发展的也不粗,从理论到实践都一直帮我提高。
也庆幸自己曾经有深夜思考,记录日记的习惯,所以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才能够得以再次拼凑起来。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