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市的两种盈利方式,巴菲特是困难模式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任何事情你掌握了技巧或者熟悉了它的品性,都会变得容易些,投资也是如此。我在股市里这么久的时间,很少去听财经主播的信息,这些人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从报纸电视搬到了网络之上。很多人投资没有信心,也就是没有根,所以才会天天跟着消息走。
他们一边听着消息面,一边分析技术线,晚上还读者巴菲特和穷查理宝典。其实信仰不用多,多了反而容易走火入魔,有时候少就是多。为什么会走火入魔呢?因为很多事情本事就是冲突的,怎么能不走火入魔呢。就像看导航,一会让你往东走,一会让你往南走,不一会就晕了。
在股市里,我曾经打过一些比方。比如种地,比如小商贩,这些人都可以赚钱,但是目的和预期是不一样的。农民春种秋收,夏长冬藏,收货之后卖给了商贩。而商贩则卖给下游,赚取中间的价差。本就是为了生存,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事情。但是有些时候,投资里很多人互相看不起是常事。
在一个本就很混沌玄幻的市场,有些人非要弄清子丑寅卯,然后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最后也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有些事情向内求就挺好的,看一片树叶也能悟出来人生真谛,没必要去听主播去说什么。这个市场就像波涛汹涌的海水,人算不如天算,把握的是自己的承受力和预期,而不是一直觊觎海里的宝藏。

投资中有一种利润是通过交易获得,这有点像我们以前做买卖,有买有卖就好,低买高卖就好。赚的钱是短平快,这种方式就是不恋战,肯定有割肉的行为,难道做生意不是这样的么?比如囤积一批货,最后砸手里了,打折卖也要卖出去啊。
这种模式其实相对简单,只要做个大概率就行,好处是很难过山车,因为都是短线。坏处就是交易成本会高,而且很难在一只股票上赚到超额收益。这点和做买卖也是类似,你很难在一批货物里赚到很多钱,但是你可以通过不停地重复去赚钱。这种投资行为,在价值投资人眼中叫做投机,带有贬义,但是我不这么认为,都是各凭本事吃饭。
还要一种赚取利润的方法是持有,这就是价值投资经常做的事情。你们觉得持有难么?有些人会说不就是放在那里不看就行了么?但是价格是波动的,消息是满天飞的,你又不是石头怎么能做到不为所动?我相信看我这篇文章很多人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一只股票从100元成本跌到50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足以大惊小怪了。我相信巴菲特能坐的住,但是普通散户可以么?
事实上,巴菲特很多的投资都回撤很多,但是他和我们普通散户根本没有可比性。很多人学习别人的方法没有错,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到打造自己的投资体系,或者是交易体系或者是持有体系,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意气用事。

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模式是很难的,首先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其次是自带光环的主力属性,还有他的信息来源,最后是他的经验和心态。你们可以看看,普通散户哪一条能跟着做?有些事情是需要底线的,而巴菲特现在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所以人家买入一个股票,即使现在九十来岁了,也可以继续持有一百年,反正人在不在也不用花这个钱。但是普通人能行么?说到底,巴菲特的模式只属于他自己,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困难。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在做价值投资的事情,然后每天还用交易的方法做T,最后还说别人是投机。股市这个事,说到底非常的简单,但是要放弃很多心中的执念。首先就是钱的执念,放进来的钱就不属于你了,这就是个数字。如果你还对标到生活中,那样会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其次是底线,很多人对于利益最大化有执念,认为一个股票五元买入七元卖了,最后涨到了十元,这就是自己卖飞了。其实则不然,守住自己的底线,兑现了预期就走也无妨,没有人能把利益最大化的。
精神世界越富足的人,在物质上追求的越极简,即使投资中也是如此。当你选取一只股票,不在只看技术,消息和股评,可能就超过了大部分人。因为大部分人都看这些,只看这种是无法拉开差距的,也许反而不看没准倒是稀里糊涂赚钱。
不少人说看我文章得到了很多帮助,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思维上的丰富。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股市的本事就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一个人事业家庭都不顾,每天扎在K线图里,能赚钱也是为了让他将来亏更多的钱。
最后分享一个暖心的故事,一位读者跟我说他老母亲85岁了,他们兄弟三人轮流照顾。为了能照顾好母亲,每次母亲来他家住的前一个交易日他就会清仓所有股票,直到伺候母亲十天结束,他再选择买入。
他跟我说:“寿哥,什么基本面技术面都是扯,是我老娘心疼儿子让儿子赚钱!”他说之前为股票天天发愁的时候都是亏钱,后来伺候母亲这些年心里就是怕对母亲照顾不周,结果想出了这么个方法。奇不奇怪,就这么个方法让他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
父母、孩子、爱人、自己的洁身自好,乐善好施,这就是财富,就是财神爷。而不是财经大V和满天飞的消息。
人生这俩字够世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参悟,很多前人都已经把钥匙和结论放在眼前。
比如福报、舍得、因果等等,能不能吸收就看悟性和缘分了。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