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在投资中,你们会发现很难有人去劝说另外一个人,所以投资注定是孤独的。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以前生活中同事家人从不去谈论关于股票的东西,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只有几个老伙计才会聊聊。且不说你说的对人家也不一定听,你说错了还挨骂。而且你的对也许是一年后兑现,也许是三年后兑现,这并不一定。但是人家可能要的是明天就翻倍。
退一步说,每个人都不是神仙,你若是说错了岂不是也很悲剧。所以,投资注定是自己的事情,这个事儿需要时间去验证,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散户,即使选的好,也要看主力是否配合。说到底,投资是一个概率、眼光、运气、实力、心态等综合的一个事情。
特此开一篇文章,主要是我发现这种分歧的根源,主要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因为人具有局限性,就像我们往前看的时候也不会看到身后的事物,这种局限性是务必要承认的。在色盲的眼中,他不认为自己是错的,而是我们认为人家是错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少数服从多数,也没准真理就是在人家手中这都不一定,但是大家眼中和心中就是不同的世界。所以仅有的关注点,就决定了这个人的言行。开始我们经常会说屁股决定脑袋,因为所处位置不同,所以就不会客观。
比如一个公司你已经买入了,你肯定喜欢听那种唱多的言论,但是你还没有买入但准备买入,这个时候你肯定希望大家唱空把股价弄下来,可是如果你并不关注它,那么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在你心中留下痕迹。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也是一个人所处的境地、预期等等,根据这些不同就会做出不同的言行。我希望大家多去分析一下对方关注的点,再去决定是否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有人过来问我:“寿哥,XX公司我关注很久了,每天都研究,您觉得怎么样?”
其实,这个时候他心中早已经有答案了,在他所谓关注很久的过程中,他无数次做过心理斗争,取舍早就在自己的标准中做出了。这个时候他想听的,爱听的,都是你顺着他说。比如你要说:“嗯,这个公司不错,XX方面很强,XX方面是领头羊”这样他会欣然地离开,然后对你感恩感谢,还会说您水平就是高。
但是你会说,他都这么确信了为什么还要来问别人。一来呢再给自己增加些信心,毕竟心里还是没底,二来呢,将来亏了输了,有个可以发泄的方向,和给自己开脱责任的理由。当初要不是XX也看好,我是不会买的,现在看亏了,XX真是坏。
可是你说,那咱们就客观一些的评价吧,比如这么说:“XX公司,A方面是不错的,但是B呢有待考验,C方面更是落后于其他公司。”你放心吧,只要你敢委婉,那么他只会记着好的那部分,其他B和C都会忽略。因为他的关注点就是A,他等的也是你说的A部分。
如果你直接说他买的公司不咋地?不论你说的是不是属实,你们俩这个关系是没法继续了,而且对方会有报复心理,敢说我的公司不好,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我举个例子,有些人去接孩子放学,是不是很容易在人群中看到自己家孩子?回头你问这个家长身边同学什么发型服饰,他虽然一眼看到,可是因为其他人不是他关注的重点,会被大脑选择性的忽略。还有一种经历不知道有没有人体验过,就是你第一次去一个景点,你会发现去的时候感觉时间很漫长,但是回来的时候很快就到家了。
那是因为我们在去的时候,关注的是一切新鲜事物沿途风景,但是回来的时候因为该看的也看了身体也疲倦了,关注点就是休息甚至想睡一觉。同时,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的越快呢?因为小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总有些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体验,而年纪老了只是日复一日重复着已知的事情。所以,让自己生命变慢的方法,就是保持新鲜感,不能像个车轮一样重复。
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切都是对的,当你厌倦了一个人甚至对方的话都不想听,就是因为喜欢的时候关注点都是好,而反之亦然。把这个现象对标到投资呢?一个人看上一个公司,基本都有点执迷不悟,最终结果与其说是实力使然,倒不如说盈亏看命。因为当它成为了你在意的关注点,那么它的缺点也会被掩盖,而优点则会被放大,这本身就不客观,但是由于总有人赚钱,那么对了的人就会更加印证自己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感觉这是个悖论,后来想一想也算看开了,这世界本来我们都看不清,每个人都是局限的,所以各安其命也没什么不好。有人不信缘分,其实股票的关注也是一种缘分,无论是报纸上还是新闻里或者邻里间听到的。
你怎么不思考下,市场上几千只股票,你为什么就听到了它们几个?然后为什么又会在这些个看到的里面关注到一个喜欢的?这不就和谈恋爱一样么?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最后你选择和一个人恋爱,这就是缘分。没什么科学根据,有意识地去增加概率也许是方法,但是对的人也只会在合适的地方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经历的事情、还都得是单身,重要的是彼此还要满足对方的关注点,这很不容易。
有时候投资中,大家护着自己买的股票,就像护犊子一样。好像别人点评他的投资和股票,就是在说他家孩子,所以会本能的反感。这个关注点其实还挺可怕的,因为它一旦产生就会无脑忽略所有信息,带有情绪的去判断事物。比如有些喷子之前看我文章,真的逐字逐句找语病错字等等,然后就开喷说我不严谨。你看,我写的内容,它根本不会注意,因为它的关注点就是找茬,根本不是在从别人的文字中寻找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有一类人是完美主义者,其实会非常的痛苦,我之前就说过如果想毁了一个人就让他追求完美吧。这种人他的关注点就是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细节,那你想想得多累吧,因为生活的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天残地缺,天地尚且不全,更何况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这种人你带他去吃饭,上来十盘,他会揪着其中一个盐放多了而闷闷不乐。你带他去旅游,他也会挑一个不满意的点,然后不开心。我们都知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要常想一二。我之前遇到个人买股票,就是无论如何也不割肉,我问为什么?他说不想让账户里出现亏损割肉的情况,希望胜率是100%。
这种人就是追求所谓的完美,但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怎么可能一直完美。随着岁月的堆积,会长痘痘、长痦子、长老年斑,一切都是变化的,但是他们却无法接受这些最朴素的常识。炒股选错爬起来就行了,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他们就不想承认自己错了。那你就要保证在买入的时候就是100%正确,然而谁又能在最开始就完全选对呢?
曾经我看过一个测试,就是一张图片让一屋子人去看,大约几秒钟后收起来了,然后问大家记住了什么。小孩子记住的都是小兔子啊、绿草红花之类,女人一般记住的是画中人的发型和服饰,而男人注意的则是天气和道路拥堵情况。可见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输出的观点完全不同,小孩子的世界单纯,既不关注外在美也不在意出行拥挤,而女人更在意的是外貌,男人作为家庭顶梁柱即使出行也是他们开车,所以对路况更为关注。
我之前写过文章,一直说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家又有根深蒂固的关注点。这就有点麻烦,有些人运气好关注点正好是一些实用性的,而有些人则养成了什么拖延症、选择困难症、强迫症、迫害妄想症等等,那这种奇特的癖好专注力越强,就越痛苦。
我前几天写了一个对话:
我说:吃水果好。他说:什么?你说蔬菜有毒?
我说:股市有风险。他说:什么?你说期货安全?
我说:南方女人漂亮。他说:什么?你说北方女人丑?
然后,这个话就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的不成样子。当你关注的东西和对方不一样,但是又不得不沟通的情况下,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下,如何能够更有效的表达。比如当孩子贪玩看电视的时候,你和他谈什么未来养家糊口,生活压力,社会竞争。这其实根本没用,因为他关注的就是下一集电视剧的内容。这时候你说的天花乱坠他也听不下去,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感情和时间,真的可以换更有效的方法。
比如股票投资,我是经历过几轮牛熊的,在我的眼里当然会关注风险,因为我发现无论信息多么发达,散户永远是没有进步的,甚至由于大数据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以前散户看报纸,庄家看电脑和后台数据,现在散户有了智能手机以为信息无敌了,结果人家都是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操作了,这个差距从来不会缩小,基因决定的。
正因为看到这种现状,所以散户7亏2平1赚的规律会大概率一直存在。曾经的经验也是有用的,这才会有风险意识,而新进场的散户风险意识很差,因为根本没有经历过风险。他都没有这方面的关注点,你跟他提风险,他肯定反感。
关注点,就是心中所想。你问的也就是自己心中所想,你拜佛拜的也是自己的欲望,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关注点,不能自欺欺人。然后平心静气的和好朋友,父母去沟通,看看自己的关注点是否真的那么值得关注,是不是有更值得的事情。如果可以调整,那么这个人未来肯定会迈上一层台阶。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进步,不断调整,不断精进的过程。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很多观点都可以反复推敲,站在不同立场去看待。一个固定思维和奇特的关注点,真的会害很多人走入思维的胡同。
股市里的事情,都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去解释,但是当局者迷,一旦涉及到金钱和涨跌,大部分人就会失去理智,这个时候就要做少数更冷静的人。
遇到问题,也要去思考,自己关注的点是不是错了。比如老师耐心的给你讲题目,你一直盯着老师说话的口音,这就是关注点错了,人家辛苦给你讲题目,最终也是对牛弹琴,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善于思考的人,应该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调整。
股市里想成长,我觉得先减少不必要的关注点,尽量做到客观。然后再细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习和工作,也当如此。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