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很多投资者都关心其他人的投资体系,其实在我早年间刚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并没有这个想法。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信息并不发达,没有人可以获取那么多消息。那个时候最多是看看报纸和电视,或者是交易所和里面的人聊聊天。
其实早年间的投资几个好友凑在一起讨论也是常有,虽然我生活中不会和家人朋友聊这些,但是也有几个朋友凑了个小圈子。所以我最初的投资并没有模仿哪个大咖,现在看来也庆幸那个阶段没有按照别人的方式去做事。
由于我比较重视思考,这个习惯是非常有益于给自己定制化一些策略的。现在的体系更多的是来源于性格、思考及早年间家庭、事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并没有什么高矮胖瘦之分,不是说不看盘不频繁交易就一定伟大,主要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这一点不用刻意去追求和任何人的一致,即使是巴菲特也没必要学他,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因为情况不同,学也是学不来的。
纵观之前的路,我最大的底气是事业,每天花费的心思也是在生意和工作上面。投资和做买卖最大的区别就是,投资可以选择被动持有,而做生意就不能不闻不问了。但是在每次牛市来的时候,我发现不少老板都弄反了,他们夜不能寐的研究股票,反而在工作上一推六二五全然不管了。
这就是本末倒置,因为我早就发现股市投资其实恰到好处就行,根本不是天天看账户看盘频繁交易就一定能赚钱。
还有一个原因是家庭,由于之前年轻的时候玩期货赔了不少钱。那个时候在整个家庭氛围中,凡是和钱有关的投资,都会被视为不务正业和赌。因为这种偏见或者想法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那就索性不去谈论。况且我爱人的身体一直不好,我也不希望因为整个事情让她动怒和生气。
久而久之,我在家里最大的尺度就是书房里看看投资相关的书,以及日记里写下几笔感悟,有时候连这类的书都放在其他住处。至于言行,都是闭口不谈的,但是家人也是知道我在做股票。这就是一种默契,不是说男女之间是:“你知道我的不怀好意,我也知道你的故作矜持”。当时的家里面就是如此,只要我不谈论,大家就是相安无事,至于你亏赚多少钱,人家也不关心。
再一个就是性格因素,因为我的性格属于沉稳那种。并不会因为波动而心惊肉跳,所以对于股票的看法就是春种秋收。而且在骨子里面是耐得住寂寞的,一只股票涨跌我是不会联系到生活。很多人股票浮亏三万,他就会想这要是买手机能买三部,买猪肉能买两千多斤。
这样一下子就会把自己的落差感体现出来,但是我早就把这些东西看透。因为即使我不亏钱,我也不会买三部手机和两千多斤猪肉放在那里,这种想法无非是扩大自己的焦虑而已。对于我来说永远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该来该走的就当是定数和命数。
最后一个因素是思考,对于股市我早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就是个普通投资者。关于每一次的涨跌和牛熊,也无外乎都是那些目的和底层的逻辑。不重仓改变不了生活,重仓逃不过人性。如果生活中你和一个人玩石头剪刀布,但是对方可以比你晚出几秒钟,你还会玩么?你当然不会!因为你都看到我出什么了,当然可以做到不败之地。
但是股市和这个异曲同工啊,真正的庄家背后无论利用大数据还有信息不对称,他就是可以看到散户的轨迹和底牌的。这已经是明牌的事情了,即使刚刚入股市的小散户也明白的道理,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去思考和改变自己的手法。很多小散看了点消息还希望用自己的持仓去撬动资本,这是不现实的。
对于自己无能为力,不可控的事情,我就不去浪费心思了。这也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体现吧。我没有什么大的本事,但是自己看清楚的路,坚定的走下去的勇气还是有的。很多人都说如果多少钱年前买某某癀、某台酒就好了,可以躺着赚钱。其实这不就是幸存者偏差么?它们能这么涨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么多年以来散户一直拿它们当个说辞,只是聊聊天但是真正买的人不多。
以前某安保险买的人也不是很多,那个时候都是大烂臭,但是后来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的时候,便宜的白马都被散户扫货,到头来腰斩的比比皆是。我说句实话,就是这些所谓的好公司市值再跌掉90%,它们也会正常运营业务的。二级市场和公司本身既相关也相离,说白了一个融资渠道而已。08年那次多少白马公司跌没了90%到现在依然正常经营,只不过股价还是没有恢复元气。
另外,如果某台酒早五年涌入八百万散户抢走筹码,我觉得现在可能一片哀嚎,股价多低我都觉得是有情可原的。所以真正的核心是,它虽然热门,但是筹码还在庄家和主力手里,并没有出货,这样看利益归属还属于人家和大部分散户关系不大。
顶部和底部,热门与潜伏,时间与耐心总是需要取舍的,人生就是取舍之中,三千弱水,终须一瓢。给你全天下的美食,你也吃不下去啊,所以取舍的智慧非常关键。
投资是不能抄作业的,因为走不长远,如果没有信心和底气就买指数基金就好。其实体系也最好不要模仿,有些读者和我说自己上班特别闲,根本不可能不看盘。还有些读者说曾经也每天看盘,后来有段时间孩子生病了,根本顾不过来看。所以其实看不看都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的,不一定非要去按照别人的路去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市场的建立都不是为了帮助散户游戏者造富,能受益的一定是极少数人。
比如彩票、股市、债市、信托等等,它们的初衷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所以既然人家的初衷不是给你财务自由,那么心态一定要平和,放到里面的钱就是闲钱,风险亏损都是正常的,不能影响生活。
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么就存银行踏踏实实的过生活就好。没有人说一定要跑赢通货膨胀,你们放心在我们这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能让老百姓消费不起的。既然生存都可以保证,茅台多少钱一瓶、腾讯多少钱一股、冬虫夏草多少钱一克、比特币多少钱一枚,对你的生活重要么?你最应该的就是把孩子教育好,把爱人陪伴好,把父母孝顺好,把身体锻炼好。什么是财务自由?能力减去欲望如果是正数,那就是自由。
没有人规定一定是住别墅、雇保镖、挥金如土才是幸福,《再回首》里说:再回首,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人的欲望是一条无尽的深渊,并没有满足的那一刻,因为人类获得的喜悦感远远低于失去。举个例子,你走路捡到一个钱包,可能你高兴三天,但是你自己丢个钱包能难受三年。我不羡慕那些追热点,赚快钱的人,它们失败其实很容易,它们成功了就会把欲望撑的越来越大,最终失败一次还是难起来。
我的读者里面有人的账户里有几个亿,也有人有几千万,也有人有几万块。
纵观来看,并不一定是资产多的就一定幸福。你们真的觉得王健林和马云他们的幸福感,比悠然自得的老百姓高多少呢?这里面就是哲学和社会学上面的问题。
心本来就不大,没必要把所有都装进去。人生需要的也不多,三十岁以后最好就开始做减法。幸福的真谛不是多多益善,而是知足常乐。
投资,亦如是焉。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