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股感到底是什么?新散户一般不相信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一直以来,我就想写一篇关于盘感或者股感的文章。算是对自己感受的一个总结,如果有人能看到,有所领悟也是好的。
说到股感,首先说下“股”就是股市、股票或者交易等等的一系列这个市场里的东西。而“感”就是感觉,感受甚至预感等等。为什么会把这两个词语结合起来呢,因为觉得股感是真实存在的。
与其说是玄学,倒不如说是一种明心见悟之后的一种经验的体现。这个东西既靠经验,也靠悟性,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有些人一点就通。当然这有些类似禅宗里的开悟,顿悟或者渐悟。

我先引用一篇欧阳修的古文:《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富含哲理,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类似。其实很多事情一旦熟练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效果出来。打篮球的人肯定听过一个词语叫“手感”,经常开车的人对于驾驶也是有感觉的,经常炒菜的大厨对于味道的把握和佐料的搭配也是有感觉的。

那么为什么经常炒股的人没有股感呢?首先还是之前说的逻辑,你要选择是否相信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如果从主观上就否定,那么后面就和你无缘了,也不必强行吸收,因为每个人的思维和角度是不同的。
比如一个农民看了看天,就告诉你说快下雨了,你看了看怼道:“你又不是天气预报,怎么知道”他会告诉你,就是以前的经验而已。你信也许他还会教教你如何看云彩或者蜻蜓低飞等等,但是你如果根本不信那就不必谈及了,因为凡事也不一定全对。
股感并不一定是看一两天的走势,有时候本事大的人可以看的趋势很清晰,它并不一定是个短线操作的参考,这一点不能混淆。千万不要别人给了你一块玉如意,您拿着去垫了桌子腿,以为自己用的很好,其实大材小用了。
股感对我来说,我就认为是存在的,因为有时候根本不看盘也能感觉的到股市气氛如何,所以很多的感觉还是根据外部的因素。但是没有经验的人对这些外部的因素毫无察觉,或者视若无睹,但是有心思有经验的人就会留意蜻蜓低飞等现象。

一般来说,新散户是不太相信股感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没什么经验。新人一般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完全走玄学的那个路数,要么只看什么利润和基本面,脑子里面的思维特别单一。
但是市场浸染久了就会发现,以前认为对的,其实不一定对,以前认为错的不一定错。后来坚持的也都不一定,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才知道如何顺势而为而不是只从自己出发。
我们的不变不是以自己思维和情绪为中心,是以自己的体系为中心这才是那个不变的因素,而变化的是外部的因素条件。总不能内求没有体系,外部毫无感觉,这种人至少和股感是无缘的。
如何培养股感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不能带有主观的情绪,但是这也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并不是多关注大盘就有股感了,还不如从大的格局去感知,比如我自己认为的常识、哲学、甚至经济学、国家发展等等多方面去研究和学习。
股市的本事都是来自股市之外,股感也不是股市本身,就像前面文章提到的看自行车的大爷,他只是通过来证券营业厅的自行车数量来判断,也不是看指数K线。股市涨跌的迹象,要从大逻辑去判断未来
今天早上看到有个人回复以前的帖子,是一个路人咨询阳光电源的,当然他也不是咨询我只是恰巧被我看到。这种情绪低迷的时候在股市里太多了,但是如果你有信仰而且买入的逻辑没有改变,是可以继续持有的,不必那么惊慌和恐惧。


比如我自己就喜欢慢慢建仓,我知道自己买不到最低价,那么就慢慢建仓,很少被套牢的很惨,很多时候是不能着急的。当时他在股价七八块钱的时候痛苦不堪,最后这个股票一路最高冲到了一百多一股。我们无法奢求能赚几十倍,但是至少有点信仰的人不至于割肉吧,除非一开始的逻辑和选择体系就是错的。
好歹这个世界还是有一些规律和规则的,事物发展也不是一潭死水,经验和思考都能带来感知上的一些灵感。其实一个事情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分析,哪怕一条路或者一个思考角度想通了也都是进步和成功,我相信对股市有大的理解和感觉的人,也不会每天盯着K线乐此不疲。
等一个逻辑盼一个结果而已,顺势而为的眼光和逆水行舟的心态,就等着水到渠成而来就好,这个期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静待花开秋收。希望每个人都能少看点眼前,多看的长远,不用太着急,一切慢下来,幸福感会提升。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