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涨,但你必须知道这件事|深度



点击“雪球花甲老头”关注,留言发消息


自从我买股票开始,几乎没有按天去看过大盘,可能早些年看盘并没有这么简单,一部手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思考,科技的进步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方便,还是束缚?我记得以前我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是我刚刚做IT行业招的一位技术工程师。
他跟我说:“寿哥,以前的日子很怀念啊,那时候没有笔记本没有手机,抱着台式机去客户那边做项目”
说到这里我也是哈哈大笑,抱着一个主机,因为自己电脑里有操作必备的软件和文档,到客户那边找个显示器。那段时间我是记得的,有时候我开着车和技术一起拜访客户。
后来,他又说:“寿哥,那时候没有手机,一天就干一个项目干完就回家,反正你也联系不上我。后来有了手机,好家伙,这个没干完,电话就来了,问能不能去下一个项目”
我只好点头说:“好在这些年也没亏待你,都是为了工作没办法”

如果没有这么高科技的玩意出来,也许每个人都更轻松,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这一生也就悠然自得的过去了。我们都看的是节奏的加快,科技的进步,殊不知一切都在变的更加的透明和紧凑。这是精神上的压力,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
我想股市也是一样,以前看盘都没现在方便,何尝又不是一件好事呢?股市的涨跌都是纸上财富,是无法兑现的,看着也就是心情的波动,如果这份心态自己能够把握岂不是活得更加舒适。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股票的定价原理,曾经这个话题我跟周围朋友也聊过,有人说股市蒸发的钱去哪儿了?财富哪有蒸发啊,无非就是一种纸上的富贵,是无法变现的。比如现在的贵州茅台市值3万亿,我觉得兑换成现金能有8000亿就不错了,谁会拿着等额的3万亿现金去兑换它的股权呢?
其实撬动资本的上升以及股价的推动都是一种原理,四两拨千斤。比如,你是个卖水果的,你手里有一万斤水果,你的卖价是1元一斤,那么你所持有的水果市值就是1万元。这时候,有个人过来直接以2元一斤的价格买走了水果,你还剩下9999斤水果,你发现2元也能卖出去,那么这个人的一次购买行为就把你所有持仓的水果进行了二次定价,你持仓的市值就变成了19998,你看看,就花了两块钱你的市值就翻倍了。
但是你以两块钱的价格发现卖不出去,没有人买了,你又恢复了原价1元一斤。这时候你的市值又变成了9999元,那么有人会问蒸发的一万元市值去哪儿了?其实从来都是纸上富贵,并没有存在过啊。

同理的地方很多,比如有些小区的楼房,本来大家都卖1万一平米,突然有一套成交价变成了2万一平米,你放心吧,其他卖房子的都会把价格定在2万,也就是花了一套房子的价格让整个小区的市值都翻倍了。这是金融上的一个迷魂药,你必须得看清楚,所以我曾经说过,没有落袋为安,退出股市,永远都没有赢家。
我曾经在股市和商业的历练中写过一些笔记,里面的心得算是一针见血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修饰,因为都是给自己看的很多东西就是个大纲。但是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放到现在依然使用,这就令我很感慨,因为我的思维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都是依照古圣先贤的书籍,结合自己的理解践行的。
所以我现在感觉,无论是股市涨与跌,本质这个事情必须要弄清楚。看似简单两个字,其实可以写一本书,比如股价波动的本质,价值的本质,市场的本质,人性的本质等等。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作为很多的作者或者记录者,可能也会有一些藏私的行为,亦或者他们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才有“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我曾经有段时间做过短线,后来因为太忙就放弃了,不是不赚钱反而更赚钱,最累的就是耗费精力和违背人性,每一次违背人性的行为都是痛苦的。比如遇到困难就要上,遇到安逸就要躲都是和本身的人性相违背,我觉得玩短线还得是年轻点的人,精力足,只要控制好心和行为就好些。

后来我仔细想着自己曾经写在笔记里的十句话总结,一共就40字,一句四字。我发现短线可以指导,波段可以指导,即使价值投资也可以指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回归到本质,其实万物同源。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