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和炒股是两码事,真正投资可以参考高瓴资本


这两天没有写老钟,很多人都问什么时候继续更新,我准备这两天开始写。为什么隔了几天,一是因为最近时间有些少,又想安静的看看书,二是因为老钟我们在南方的这段时间可谓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章程,和毕月的故事,和老秦的“明枪暗箭”,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投资和炒股,其实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因为大部分炒股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在投资,而真正投资的人也做着炒股的事情。这是两个立体的维度,不是一两个角度就可以说得清楚,比如我之前说过不到一定财富的积累其实谈不上投资,也谈不上复利。
我身边大部分财务自由的人根本不是几百块钱,几千块钱在资本市场滚雪球到几个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但是属于凤毛麟角的天才或者天选之子的幸运人。
 并且这帮人肯定不是一年10%的水平磨上去的,而且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失误,因为亏损也是按照复利计算的。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是有事业和工作的,股市只是个附加品,钱这个东西,就是理财,存款,国债,股票,房子,期货,P2P这些去处。
咱们就说选择股市的这一批人,很多都是至少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股市里亏了心态不慌,生活中还有现金流,突然运气好翻倍了,发现股市里的钱和自己工作赚的钱已经财务自由了,就专职炒股,这种人其实还是很多的。
投资是什么,我觉得投资是用一种态度面对炒股,就像之前我说的价值投资其实本质是一级市场的思路,现在去二级市场拼杀,就是一种降维打击。那么价值投资的真正厉害之处是什么呢?不是你们所谓的好公司,好赛道,在黑暗森林里给你指明一条路你也未必敢走到尽头。
 价值投资最大的厉害就是在心态和眼光,其实价值投资很难的!在目标猎物没有到达自己的狩猎范围内就不要咋咋呼呼的,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好伊利股份,那么你肯定有自己的能力圈,在你的认知里它值18元,你准备在18元买入持有到54元卖出,跟随市场波动,如果几个月就到了显然是炒作行为因为业绩和增速都跟不上。但是股价却到了就可以卖出了,但是发现54元这个目标是2年到达的,而且这两年公司不仅扩张国内业务还打入了非洲,澳洲等,那么54也许也是低估,那时候PE等肯定也不高,因为业务扩大那么多利润肯定也随之而来。
话说回来,在这个股票没到你的心里目标就是你等待的时候,看空也是赚钱的一种。比如都买一套房子,现价300万,一个人觉得能涨到500万,你觉得也许能涨到500但是会先跌到150万,那么你们都各自保持自己的想法,看多的肯定立马买入,而你看空等了一段时间无非两个结果,第一人家没跌一路上去到500你踏空,一个是真的跌到150万,你成功上车。买同样的东西,你省了150万,相当于赚了150万。之前进来的人就腰斩了。
每个人锚定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所以看空看多其实都是赚钱的一种。所以价值投资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在狩猎时候会等待,而不是像新韭菜一样,只要是好公司,几百块,几千块一股都会买,市值也不看,其他一切都忽略,只因为买的是海天味业,金龙鱼,农夫山泉这些白马股就是价值投资了。
第二点就是被套牢之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会很耐心的观察公司,然后进行补仓,绝不是咋咋呼呼骂人。因为他们看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心仪的资产是很开心的事情,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越跌越开心,比如高瓴资本收购隆基股份,比如85元价格,然后跌到了50,他们绝对不会怨天尤人,很可能是继续加仓。 
这两个事情我分别举两个巴菲特的例子,第一个就是买之前比如巴菲特买可口可乐等了很多年直到漂亮50泡沫破裂,以2折的价格买入可口可乐,就这个价格之后还是一路狂跌。第二个例子就是巴菲特买入中国石油,越跌越买,直到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所以你们说,价值投资容易么?我一直认为价值投资者是一批伟大的投资者,近乎麻木的理智。这种素质大部分人不具备的。 
但是炒股的人看的都是筹码,玩的都是短线,看的都是以天为单位。其实以我以前的经验,反而是这帮人短期赚的更多,这些人无论是技术流还是消息,其实也很难,高手都是相似的。他们不需要价值投资有那种隐忍的耐性,但是短线操作者必须把自己训练的单刀直入然后壮士断腕,你们可以么?
 多少人玩个短线,结果亏了2个点舍不得割肉,然后亏了20%,然后50%最后还补仓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你和价值投资除了标的一样,其他都不一样,至少进场的位置就不同。
各位可以考虑下,自己适合短线还是长线的价值投资呢?看过武侠小说么?无论是剑宗还是气宗,到达一定水平都是厉害的,芸芸众生都是望尘莫及的,所以不要试图一定鄙视哪一种门派,我鄙视的是打着门派旗号的的门外汉。
散户其实最大的本事是时间多,我反复强调,但是唯独散户还特别爱把时间花在股票上,非要研究个所以然。妄想通过自己的复盘,把本来随机的股市走势给安上一个合理的理由,以达到它好像可预测的感觉。
低位买入,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这就好像你对普普通通的人都很友善,就好了,也别妄想哪一位成为阿里巴巴的马云,回头报答你,心态平和一些就好。
其实投资另一个维度去看,投资的是什么呢?我认识很多私募和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比如老百姓选择私募也是选人,私募选择企业也是看老板。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人,从这个角度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多少人买京东是看在刘强东的个人魅力,多少人买福耀玻璃是看在曹德旺的人品呢?
 那么上市公司几千家你怎么知道人品好还是不好?人品好的早被人家把股价推高了,又选不了了。那么就选择中庸的嘛,比如央企什么的虽然可能觉得涨多少未必,但是会不会做违规的事情呢?大概率不会,也是放心的一种。
 如果你买入一个公司,把它当作投资行为,连公司老板,经营业务都不知道,那么这段路就是乱来。之前有人跟我说航发动力是做沙发的,自己买入了一半仓位,月球上的沙发么?
投资的大成者是资源的整合,虽然张磊他们那些资本,把自己的持仓都打明牌总有些那啥的意思,但是之前腾讯和京东的撮合,包括格力和那谁的撮合,都是高瓴资本在整合。换句话说,我不是给你一些钱就完事儿了,我用我的人脉,我的影响力,方方面面去帮助你。
 你们作为投资者做到了吗?比如你买了伊利股份的牛奶,可以不可以自己每天也喝一下。和朋友推荐下他们的产品,也尽一个小股东的力气。比如有些人买了永辉超市,那你就天天自己逛一逛,买线上的产品时候就选择永辉生活送货上门,别选择盒马鲜生或者物美多点了。这就是一种最小规模的支持和整合,对吧。比如你买了贵州茅台,是不是,多买些,是不是,像我这样,喝一喝,对不对。
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业务单纯的公司,因为太复杂看不懂,就好像复星医药这一块的,你做医药的吧一会收购个酒厂,一会做个那个,就觉得很那啥。其实大集团一定会收购,但是业务是拆分的,比如平安集团,华润集团。之前有人跟我说马应龙又做痔疮膏又做口红,我就觉得挺那啥,当然了这块可能是我保守了,但是你想如果哪天贵州茅台开始做新能源汽车了,福耀玻璃开始卖冰棍儿了,三一重工开始卖面膜了,你们啥感觉呢?
 最近有个房地产公司也开始做能源类的了?也是难为了,日子太难了。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习惯和感觉,算作自己生活和经历的记录,认同的呢可能收获共鸣,不认同的呢你们也别说了我是不会改的。其实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尤其是超过40岁的人何况年纪更大的,很多思维有些固定了。
 而且我不想改变的原因,是这一些经验都是我出生入死,起起伏伏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在我最难的时候也没有人跟我说几句指引的话,现在我衣食无忧了凭什么抛弃自己的想法去听你们的只言片语呢。而且一个人一个想法,几万人留言就是几万个想法,我还是固执己见吧。
 大部分人其实我也是希望你们自己有自己的体系,这种体系会给你自信和信仰,不必跟任何人学,之前有个人用易经占卜炒股,买卖全看卦象,只要赚了钱,就是牛X。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谁规定一定要如何如何的炒股呢?
 再换句话说,谁规定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成功呢?自由洒脱也是一种成功。只要自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那就是成了。所以我一生都劝戒自己,轻松点,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也终将结束,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不悦。
我一直都没奢望自己在股市里赚大钱,之前期货的失败我心一下子成熟了,那种感觉不是我和你说几十遍你能体会的。我当时的感觉是大脑一片空白,整个身体都变轻了,心里还有个声音说:“没事,没事”这是最大的失败,也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反而是最后没有任何期待的同时,造就了我从不追热点,不追高的心态,所以乐视网,暴风影音没有我的身影,比亚迪虽然之前我一直跟你们提但是我自己也没怎么追,即使短线操作账户也是买些自己认为呆呆傻傻的公司,而且我所谓的短线也是放那几个月才看一眼,因为我觉得炒股无论长短,就像种地,种子埋下去有些是一个月生根发芽,有些是几个月,但是总需要时间吧。也可能是年纪原因,不想天天看盘了。
 还有你们之前让我建议些书,我说了很多哲学类的书,很多人不屑一顾,我也是痛心。书这个东西,不同经历的人读出来感悟是不一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这个多元化社会有意思的地方。经济学的也有好作品,回头我可以跟你们说说,有钱的就去新华书店什么的买一本看看。
我希望你们把哲学,人性,社会学,经济学,股市,情绪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同时在把反面教材比如强行解释,满天飞的消息等等糅合在一起,看一眼就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有足够的信心支撑,这种体系是很牢固的。
作者:花甲老头 
https://xueqiu.com/6594360415/1704139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