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两条路,保守的人应该从拒绝高溢价开始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最近有一件事情风风火火,那就是医疗行业里面的反腐,我们也听到了很多离奇的事情。
比如九名医务人员联合举报科室主任,再比如一台3000多万的设备,院长吃掉回扣1600万,有的医生家里查出来1.5亿资产等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水都深,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发挥想象就可以,不用深究,因为别说行业,每一个人都深不见底,1600万没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肯定也不知道。
其实,这些事情,不能多聊,我也不想多聊,各行各业都差不多。
娱乐圈,体育圈,现在的医疗圈,只要想去掀起来炕席,总会带起来很多灰尘,其他圈也是一样,因为都是由人构成。
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行得正,坐得端,走一条康庄大道,这样至少内心是坦荡的。
别羡慕那些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人,虽然漏网之鱼会比捕上来的多,但是它只要是鱼,就一直会担忧下一次会不会是自己。
我前几年回老家住了两年,很多老读者都知道那一段时光,老家的那个村子还是依然闭塞,那里的人生活得很安逸。
都知道成都节奏慢,四川农村节奏更慢,乡亲们的眼中虽然没有城市里的精明,但也没有焦虑。
他们可能担心柴米油盐,但是他们不担心捕鱼的网,衣食无忧之后,生活得也算舒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是自己心中的一把尺子。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从南方进货然后到北京卖,那时候物资不丰富,属于紧缺型社会,一件商品溢价50%都能卖出去。
比如一台录音机,广东那边200元可以进货,我到北京300元就能卖出去,这个溢价是信息差,是地域差。
我通过自己千里迢迢的进货卖货,来赚取一些利润,我觉得问题不大,毕竟也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
不要过于极端化,比如说什么第一桶金都是黑的,在财富积累的初期,有些人赶上的是时代的机遇,其实踏踏实实经商,也能积累财富,不一定非要旁门左道。
倒买倒卖,有的人卖袜子,有的人卖小电器,有没有利润更高的东西?当然有,只不过内心不踏实罢了,具体的例子就不举了,担心大家听了害怕。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放在现在这个年代,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然后再研究下投资,就能把日子过得非常巴适。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有过多的妄念,比如刚刚毕业就和李嘉诚比,这样大概率会心态失衡。
说到投资,我一直认为这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是很多人只把投资想象成了炒股、炒房。
投资,首先是可以投资自己,比如自己的知识,口才,外形,学历等等。
其次,也可以是人情人脉,子女的投资等等。
很多人不愿意投资自己,也不愿意接触人情世故,这其实就已经让投资的路变窄了许多。
股票和房子这些,这么多年我也和这两个市场打了不少交道,离钱近的地方,总是水更深的江湖,就像上文说的那些行业。
其实,投资无非就是低买高卖,还有高买更高卖,这其实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因为初衷和过程都不一样,也是两条不同的路。
我拿房子举例,有些人就会买方方面面都好的房子,这些房子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高。
如果拿这种房子投资,那么就是高买更高卖,你期望的是现有概念的持续,而且未来资源的稀缺,接盘的人更多。
但是,还有一种玩法,那就是只看一个优势,其他全部忽略!
还是房子,如果看一个优势,那就是位置,在一个好的位置上就是你最看重的点,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忽略,比如装修可以很破,朝向可以不好,楼层可以不好,小区物业可以不好。
这种房子纵有万般不好,但位置总是好的,还有就是价格肯定会低于周边价格。
你要做的就是拿着这种房源,把曾经的劣势都给它改变,比如重新装修,就这一样就能涨点价格卖出去了。
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时候,很多人在北京热衷于这么做,那时候房子多的人都认识几个装修队,就是给房子美容方便。
位置是不能改的,其他能改变的东西,其实都好说。
这也是一种投资思路,相当于股市里提到的烟蒂股,只不过在其他实物性投资中,需要一些技术含量。
非常适合保守的人,或者起步阶段本金比较少的人。
我认为这种投资不是单纯的买卖,里面还有一些自己的付出在里面,本金不够,技术来凑。
股票这东西买了就拿着可以了,你也不需要给它装修装修。
其实,这类相关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些人把它做成了生意,有些人做成了投资。
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拒绝一切高溢价,剔除所有的概念,只看这件事物最本质的价值。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