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一位读者给我分享了个视频,里面主播说的大概意思是:“只输时间不输钱,一定会变成一个穷老头。”
这位读者问我:“寿老,您的策略是低买高卖,散户的优势就是时间,那如果按照这个视频里主播说的,最后时间没有了,钱也没赚到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不怎么办,如果尽力而为,最终真的是这个结局,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其实,这位读者想问我的是到底谁对谁错,投资是应该坚持底部等待丰收,还是要跟随趋势追随主流。
以我的经验和角度看,还是会坚持自己,我从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去改变自己的体系。
但是别人说的也没错,因为投资里面有太多的玩法和门道,求同存异罢了。
事实上,A股已经30多年了,极少极少出现底部的股票没有涨的,只是涨多涨少罢了,再不济一场轰轰烈烈大牛市,也都扶摇直上。怎么会出现,守不到涨的时候呢?
当然,现在的注册制下,得以发展的视角去看了,这个以后我们再聊。
三个月不行五个月,五个月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十年,事实上根本不需要等这么久,只要你体系标准靠谱,大概率都会选出来不错的,然后就是等待。
投资的事情,其实真的很难与人沟通,因为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能领悟的人需要同理心需要信任,也需要悟性和善意。
在股市里就像做饭,有的人喜欢凉拌,有的人喜欢清炒,有的人喜欢水煮,有的人喜欢乱炖,真的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拘泥于对与错,那么还是没有走出第一层的思维。
但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投资方法,我几乎不会去再调整投资体系了,因为其他的很多玩法,这么多年我几乎也都尝试过,最终选择的适合自己的方式,注意我用的是适合,而不是对与错。
这个“适合”,不仅包括适合自己的性格,策略,还比较贴合资金量,对股市的理解,每天愿意投入的时间等等因素。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策略是要调整的,除了性格体系,资金量和承受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比如一个年轻人,他完全可以蹦蹦跳跳下山,但是老年人不行,要稳扎稳打颤颤巍巍走,因为一个跟头摔下去可能就废了,这说的就是承受力。
再比如同样是年轻人,兜儿里揣着200块钱,完全可以蹦蹦跳跳随意玩耍,但是如果行李箱带着的是几十公斤的黄金,他一定不会轻松,并不是因为沉重,而是得失心,他禁不住失败。
投资也是如此,几万块有几万块的玩法,我曾经就说过如果只有几万块,坚持价值投资的意义确实小了些,因为见效慢等待时间长,这个适合适合以小博大。
那如果一个散户手里不是几万块,而是几个亿呢?他要考虑的就很多了,因为原本都可以安稳度过余生了,还来市场里挑战,就一定要确保安全第一。
所以,哪里有对错,情况不一样立场不一样,做出来的策略就会不同,也就不存在输了时间不输钱就会变成穷老头。
同一个方法,在一个人手里就是腐朽,在另一个人手中也许就是神奇。
在股市里,我很多年前也尝试过很多种玩法,最终还是选择目前的体系,说出来是简单的,但是展开讲里面有很多细节,还要真的能知行合一做到。
首先,要看一下收入结构,我并不是一个职业炒股的人,也不是像很多网上股市励志大V,那些生活历经磨难诸事不顺,走投无路结果在股市一朝悟道,就像张无忌在大白猿的肚子里找到了九阳真经一样,从此无敌于天下。
我是有自己的生意和事业的,炒股顶多是一个投资渠道或者乐趣,这个收入结构就决定了我在股市里可以相对轻松,因为没有股市我依然可以在事业中谋生。
还有就是我出生在那个年代,几乎赶上了最快速发展的几十年,而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创业办公司等等,都是可以带来不错的结果,所以股市对我来说并不是唯一。
我投资的体系,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精心挑选,重仓逐步买入,耐心等待。
我一般在左侧交易的时候,都不设置止损线的,甚至还会补仓。本来就是左侧交易了,股价和真实价值比都打折到了一定程度,控制好买入点就不用设置止损。
但是右侧交易就不一样了,一只股票从2元涨到了130,结果有个散户发现了价值132买入,这个时候虽然经过了大量换手,但是获利盘太多了,必须设置止损线,要不然能亏到底很彻底。
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和精力,吃亏就吃亏在大家都用一套词语体系。
比如:丰盛。到底什么才算丰盛呢?有标准么?这个词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用。
家里三五个小菜两个人吃,可以叫丰盛,满汉全席也可以叫丰盛,但投入的力度肯定天壤之别。
我自己的体系是:精心挑选、重仓买入(最终的状态肯定是仓位很重,至于是分批还是怎么样,这个倒没关系,看情况来。)、耐心等待。
那“精心”、“重仓”、“耐心”这些形容词,每个人的标准能一样么?
也许我基于自己这些年的经验,选出一个值得投资的公司,从选择到观察可能几个月,我认为这个是“精心”。
但是有些投资者,可能刚刚进入市场三年,坐个地铁研究半小时就选出来三个公司,他也认为自己很“精心”。
所以投资是一个很难与外人道的事情,因为方方面面情况都不一样,经验体系,理解的深度也是不同的。
我一直说,如果你不想所有的坑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体验一遍,那真的需要虚心去理解别人的经验,而不是到处抬杠。
同理,重仓和耐心,也是一个意思。
有的人认为自己持有三个月都没动,这就是耐心,但有的人可能持有了三年。
倒不是时间长就一定好,但是如果没有到自己的预期点,那么能坚守的人肯定会更有耐心一些。
说到精心挑选,我可以说,一家公司的方方面面情况,我基本都要了解差不多,前提是这个是重仓长线的那种,而不是短线拿一点钱去体验的。
精心挑选的过程,是需要很多考虑的,最终是为了持有过程的信仰和信心。有些人为什么风吹草动就受不了了,原因还是没有信仰。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这几年有不少读者让我帮孩子起名字,因为平时精力有限,所以最开始我也没有给孩子起名字。
但是后来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很多读者给我说自己孩子名字的时候,我心里就一个声音:怎么如此草率?
有些是父母给起的,有些是找大师花几万块给起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名字都有很大的硬伤,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可见,名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古往今来的名人,达官显贵,甚至现在娱乐圈的明星,有很多名字都是非常讲究的,他们的名字不一定多好听,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这个选名字,就像选股票一样,所谓“精心”,在我看来应该注意的点有100个,但是其他人认为应该注意的点只有10个,那么在我看来他就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进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一个公司,其实要前后思考很久,就是要把自己体系里的方方面面去核对。
起名字也是一样,我照顾的因素特别特别多,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孩子一生都要跟随的。
所以,出生的时间就要准确,大部分人给孩子算八字的时间都是错的,然后要考虑很多很多因素,拿着康熙字典去查,最后发现考虑五行,阴阳,八字,文化底蕴,生肖,谐音,寓意,相生相克等等因素,真的能适合的字,不会太多。
也正是因为这些“精心”在里面,所以才能取出这个名字,很有信心地说:这就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无论去从哪个方面去看,都考虑周全了。
这就像精心挑选后的公司,持有过程中的那份信仰。
我之前也没有过深的研究这方面,但是小孙孙的名字就是我花费很久给取的,因为我发现庙里和道观里那些收费很高取名字的人,倒不是说费用高低,主要是他们几分钟就出一个名字,这一点我真的觉得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么快一定考虑的因素就少。
在我看来,选一个好名字,其实花一个月的时间去思考,都不为过,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之前,一位读者跟我说她找了个人给孩子取名字,应该是花了不少钱,到最后给了个:桂芬。(我建议别取这个名字,所以这里说应该也是无妨,最终孩子肯定不会用。)
最重要的是这个读者自己名字里就有个“芬”字,谁家孩子和妈妈叫同样的字呢?所以,要么就是取名的人水平不行,要么就是思考不周,我估计两个都有。
这几年,也帮几位读者给孩子取过名字,应该是屈指可数,毕竟自己时间有限,又太追求仔细全面。
不过,看着他们发来的出生证明或者户口本,也是有些欣慰。
但是因为我这个人做事太追求极致,思考的东西太多,所以对我来说选择是个耗费时间的事情,有时候不仅需要时间去看,还需要灵感,真正选择出来,还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用取名字做比喻,大家想一想选股,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
很多人想得很极端,只输时间不输钱,最后变成了穷老头,但是如果人家在选择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呢?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我经常说: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好了准备,而不是胡乱去搞然后听天由命。
如果以自己这套体系,尽心尽力去坚持,最终还是亏钱,那我也能接受,至少问心无愧。
但事实上,这么多年,这套体系不仅没有失效,一直可以在市场中盈利,就证明它是适合一些人的,至少适合我自己。
昨天我和孩子身体都欠佳,很多读者留言,不能一一回复,但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
孩子今天精神状态不错,不过还是吐了两次,我们去医院检查了,也开了药,目前在恢复中。
感谢大家的关心,身体是本钱,也希望大家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
上面这篇长文,大家多读读对投资有好处,你会发现自己能理解更多的现象,也更容易发现自己适合的体系。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